「千里馬民防」(Cheollima Civil Defense圖)與美國、中國、荷蘭以及一個不能具名的國家政府聯手合作,主要協助有意脫離北韓的人民擺脫政府追蹤,有系統地將他們送出國外的保護基地,直到確定安全為止。
此外,這個神秘組織也協助遠在國外的北韓商人擺脫平壤政府監視和追蹤,同時幫助商人和家人在安全脫北後團聚;組織提供的服務還包括經濟資助和人權服務。
名字源自北韓大煉鋼
「千里馬民防」的名字源自「千里馬運動」。該運動是北韓已故前領袖金日成在1957年至1961年實行5年計劃的稱呼,旨在促進北韓經濟社會發展。金日成1956年訪問降仙製鋼廠,指示要以千里馬的精神生產鋼材,之後該廠改名千里馬製鋼連合企業所。
後來,千里馬運動成為北韓的象徵,在該國歷史上,稱這個時代為「千里馬時代」,亦有稱北韓為「千里馬北韓」。1961年4月15日北韓當局在平壤市萬壽台崗上建立了象徵千里馬運動的「千里馬銅像」,這座高聳入雲的銅像反映了北韓人民要以跨上千里馬的氣勢進行新的大進軍的堅強意志。
馬來西亞《中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