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演藝圈常形容女性乳溝為「事業線」,比喻女性借身材上位。婦女基金會調查顯示,42%女性覺得事業線一詞具侮辱成份,憂慮耳濡目染下,質疑別人身形、外貌的狹隘標準會令年輕人缺乏自信,無法發揮所長。本港游泳代表歐鎧淳亦指,去年擔任奧運持旗手,輿論指她漂亮才能擔此重任,卻沒有了解她為事業付出的努力,促外界重視女性的實力而非外表。
記者︰廖梓霖
婦女基金會上周進行問卷調查,訪問逾1,000名本地男女,609人為女性、525人為男性,發現62%女性曾因外表在工作上受歧視,40%人指女性經常在辦公室遭遇針對她們身體的不恰當評論。相反,每5位22至30歲的男性中,便有1位相信女性會因性感得到好處。
婦女基金會副行政總裁程沛玉指,調查揭示性別歧視一直存在,「事業線」等標籤、嘲笑女性身材的詞語在社會和媒體上屢見不鮮,將女性的事業成就歸因外表,矮化了婦女真正的成就和付出。她認為港人不應覺得這些詞語無傷大雅,因其背後有極大影響力,憂慮年輕人耳濡目染下,不喜歡自己外表,缺乏自信,無法發揮所長,亦容易使社會只以單一標準審視其他人,「例如笑人肥,俾人笑嘅無論係男定女,其實都唔好受、都係被歧視。」
歐鎧淳︰以貌定位難獲尊重
去年擔任奧運香港隊持旗手的歐鎧淳亦指,擔任持旗手後,外界一直認為她因外表亮麗才獲此重任,忽略注意她為游泳付出的努力,她希望社會更重視女性的努力而非外貌。歐鎧淳稱,若女性只以身材、外貌定位自己,不會太得到別人尊重,「日子耐咗,人哋會睇你嘅內涵,呢啲係你真正嘅價值,唔係所謂嘅事業線。」
YouTuber譚杏藍(小花)則有不同看法,她自言反對職場不平等,但仍希望鼓勵社會上的男、女重視外表。她稱,外表是很大的信心來源,又建議若一個人內心無自信,不妨先透過外表入手,「我好佩服日本文化,無論男女都重視外表……例如畫番條眉就會靚啲,點解唔畫呢?可以由外在開始改變內在㗎嘛。」
婦女基金會推行為期一年的「我真正的事業線」運動,喚起大眾對女性職場性別歧視的關注。程沛玉指,稍後會聯絡各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鼓勵他們以更平等的方式處理招聘和升遷程序,亦會舉辦講座推廣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