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失去一條腿,令我跑不了;正因為失去一條腿,所以我要跑步。」德國運動員波波夫(Heinrich Popow),9歲時因患癌被迫切除左下肢,截肢卻沒有一併奪去他的孩子心態,一心要往屋外跑,反而成為他的生命泉源與動力,裝上義肢向前衝,兩奪殘奧運動會金牌,更創下100米T42級短跑賽事12.11秒的世界紀錄。
波波夫日前訪港,探訪過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與120名學校體育種子隊隊員見面,分享與別不同的人生點滴,讓孩子們傳閱2012年倫敦殘奧100米短跑、2016年里約殘奧跳遠兩面金牌真身,甚至嘗試幫他裝拆日常用的義肢和競賽用的碳纖刀片腳。孩子天真坦率,直問波波夫年幼沒有了左腳,有甚麼想法。「失去左腳不是問題,不能和朋友到外面玩才是大問題」,波波夫聳肩答道。
「別忘記夢想」
他說,父母從沒把他缺少了一條腿當一回事,將他視作一般孩童看待,哥哥做得到的,他也要一起做,「當時有點不喜歡爸爸,常逼我做這做那,不理會我的藉口。沒想到體育老師也一樣,打排球也要一起打;後來接受專業運動員訓練,教練同樣以訓練常人方法相待」。正因如此,他自己也漸漸遺忘了缺失的那條腿。
小時候的他愛足球,夢想在球場上作賽,截肢後因走動不便,常被指派當守門員,「我不想守龍門,我想當前鋒」,他沒有自怨自艾,反而嘗試找出解決方法,自此努力鍛煉身體,每日運動當治療,後來反而愛上短跑,「我仍然能在運動場作賽,雖然不是足球而是短跑,我仍然快樂。別忘記夢想」。
波波夫常到醫院探訪激勵和他相似的孩童和青少年,他用上4年時間創立和推展「Running Clinic」項目,走訪世界各地讓截肢人士試用俗稱「刀片腳」的運動義肢,培訓更多截肢跑手,上周末便在港舉行此站活動,目的正為告訴15名參加者:「你可以。」
■記者馬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