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穩費首「失蹤」財長︰寫法改變

維穩費首「失蹤」
財長︰寫法改變

3月5日全國人大開幕日,中外記者發現大會派發的財政預算報告中,找不到今年國防費和公共安全支出的數字,為中國兩會自1980年以來首次。輿論質疑當局回覆保守不透明;財長肖捷昨回應稱,這是因「寫法上改變」,只在預算草案反映,不在報告中列出,否認不透明。
昨日兩會財政部記者會上肖捷回答美國彭博社記者提問稱,預算報告在起草過程中,根據近年來各方面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在報告寫法上進行一些探索,同時考慮預算報告和預算草案的銜接,「預算報告公佈全國財政收支大賬,對具體支出項目,包括軍費、外交等具體支出,都在預算草案中反映,沒有在報告中重複羅列」。肖強調此非不透明,只是報告寫法「新的探索」。
中國每年兩會有關報告中,軍費預算、公共安全支出(俗稱維穩費)兩項數字,通常備受外界關注,成為媒體報道重點和輿論熱點。外界由此可分析判斷中國的軍力增長、社會動盪壓力等。

維穩費高於軍費

過去20年,中國軍費和維穩費多數以雙位數增長,近兩年軍費增幅雖在個位數,但總額巨大。中國軍費已緊跟美國之後,居世界第二,但維穩費甚至高於軍費。有分析認為,這些數字當局不得不公開、又不想太公開,故寧願通過記者會方式透露軍費預算,而不想這些數字白紙黑字出現在報告中。
新浪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