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難記 多銀行推生物認證

密碼難記 多銀行推生物認證

【本報訊】生物認證近年廣泛應用於金融業,除了是因為密碼難記外,主要是每人身體均有獨一無二地方,例如瞳孔、指紋、手指靜脈,可以取代密碼進行身份認證,快速而且便利,當中指紋及聲紋最多銀行採用。

中銀手指靜脈最保險

花旗銀行去年已推出聲紋認證,現時有約三成客戶採用,不過其模式與匯豐不同,用戶在登記時須與客服傾談約一分鐘,談話內容不限,成功登記後,每次進行電話理財時,只要與客服再傾談15秒,驗證後則能通過。
至於指紋認證,由於現時iPhone及不少Android手機已有指紋認證功能,故此不少手機銀行應用程式亦能開拓這項驗證服務,當中渣打銀行已可利用指紋認證登入該行應用程式,而東亞及中信銀行(國際)部份手機銀行功能,分別為個人對個人(P2P)轉賬及查賬,亦可指紋登入。
中銀香港則另闢蹊徑,推廣手指靜脈認證方式。所謂手指靜脈,主要根據人手指中流動的血液圖像來識別身份,中銀稱該技術較指紋更難複製,且斷指亦無法通過認證,安全度極高。不過目前僅在中環永安大廈分行櫃位採用,未來將普及至其他分行。
■記者周家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