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於本月6日簽署了「修訂版」的入境禁令,禁止利比亞、伊朗、也門、索馬里、蘇丹、以及敘利亞的六國公民進入美國。相較於舊版的禁令,這項新政似乎較為清楚,涵蓋範圍也從本來的七國下降到了六國,但是許多華人移民還是對特朗普新政感到恐懼,擔心自己會掃到政策颱風尾。《蘋果》也專訪聖蓋博市(San Gabriel)華人市長廖欽和(Chin Ho Liao),請他從市長的角度,談談特朗普變革對華人移民所可能造成的影響。
駐洛杉磯記者:陳志豪
問:生孩子拿身份可能遭禁?
「只要出生在美國就是公民,這是憲法所賦予的權利。」廖欽和說,許多移民都希望透過生產讓孩子拿到美國籍。這樣的狀況不只是發生在華人之間,包含韓國或是其他亞洲國家也有許多類似的情形。而這樣的想法,也因此造就了華人去「坐月子中心」的情況盛行。廖欽和強調,如果這些父母是透過本身的金錢和資源,合法地在美國待產,而非濫用美國政府的福利,那其實並無不妥。「但是社會的負面觀感多半是月子中心造成的,才會有希望改革的聲音傳出」。因為許多華人月子中心不但向這些父母收取大筆的金錢,也會同時向政府申請福利,才造成民意反彈。「很多人像矛頭指向這些來自其他國家的父母,但是月子中心透過他們的名義申請社會福利的事情,他們本身根本不知情,這不是父母的問題」。廖欽和認為,要改變憲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短期之內大家應該還不用擔心,「但是要慎選月子中心,千萬不要被利用」。
問:留學生工作機會更少了?
而特朗普政府對留學生政策的改變,也讓很多抱着美國夢的學子們緊張。廖欽和表示,過去許多留學生會透過工作機會來拿到身份,但這個選項在未來可能更加困難。「如果真的改革,未來可能只有特定科系的人才有可能拿到OPT(選擇性實習訓練,Optional Practical Training, OPT),而且年薪的門檻提高了很多,這也讓未定數增加了許多」。他表示,政府的這項提案對美國本地居民的工作機會提升了許多保障,但卻是大大提高留學生在美工作的難度,也造成了許多壓力。他說,目前只是居住在聖蓋博市的中國留學生就有35萬人,他也聽到了許多焦急的聲音,但是這是整體性的改變,留學生能夠做的事情其實很有限。
問:持綠卡者是否該趕快入籍?
「不入籍對新移民來說絕對是不好的。」廖欽和說,有許多持綠卡的移民考量日後會返國定居,常刻意不入美國籍,「但這絕對會對自己造成許多麻煩」。他強調,相較於過去寬鬆友善的態度,現在美國海關在通關審核上嚴厲許多。官員會詢問許多問題,像是「你回國的目的是甚麼?你為甚麼要在自己國家待那麼久」,一旦回答問題有所遲疑,就很可能被請進所謂的「小黑屋」面談,進行更詳細的審核,如果一個不小心,綠卡因此被收回都有可能。「你是公民,那就甚麼問題都沒有了,但是綠卡畢竟還是有其風險存在」,因此,廖市長也呼籲大家趕快入籍,不要存有僥倖心態。
問:會希望聖蓋博市變為庇護城市嗎?
廖欽和說,聖蓋博市將近70%的人都是移民,而市政府一直以來都對移民十分包容,因此並不會特別標榜自己為庇護城市。他強調,即使一些周邊的城市都公開表態本身是庇護城市,但他認為聖市並沒有必要這麼做,因為「一直以來我們都很友善」。
那如果日後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希望聖市公部門配合拘捕非法移民,又會怎麼回應呢?廖市長表示,這並非他一個人可以決定的事情,一切還是要看市議會投票的結果。但他也強調,大家不要過度擔憂,目前新政府政策捉模不定,一切都還需要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