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海航集團以高價55.3億元投得啟德地皮,兩微形市值公司再以超市價169億元投得香港仔地王,之後內地企業再以高價搶下港鐵(066)黃竹坑站項目,令香港樓市火辣。創新高價,大家不用理解買家背後目的是甚麼,也不需要知道他們將來想法是甚麼,只需要知道他們有否財力付款。
內地商人會否繼續搶地?本地地產商會否跟隨?大家要弄清楚。香港銀行會否提供財務便利、會否用成交價格作基準?這個不只是銀行本身的問題,更是金管局職責範圍,希望有關部門跟進,不要讓亂來的銀行高層令股東蒙受極大的風險。
在報章看到之前高銀以76億元投得的何文田地皮,聞說還在籌組貸款,可以想像向銀行借貸並不容易;海航之前投得的啟德地皮,才在2月20日發通告宣佈已與一家銀行訂立一份貸款協議,融資26億元多,為期只有12個月,作為支付部份地價。
之後買入第三幅約56億元的資金,似乎仍在籌備中,北水南調水閘已下,如果到時撻訂,後果嚴重,無疑是向地產投下一個核彈,引爆殺傷力無窮,大家不可不防。
地產已經進入牛市最後的一期,外行瘋狂入市,肯定是樓市見頂徵兆之一。市場一面倒睇好樓市,包括地產專家改口風,亦是牛市已到最尾階段的先兆,不下跌已經不可能。銀行有地產貸款業務,加上以地產作為提供貸款額度資產擔保,焉能不驚。
劉智傑
mailto:[email protecte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