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作為北歐四國之一,除了三文魚,亦以高福利同石油聞名於世,其實挪威在1969年發現油田之前,只是一條靠捉鯡魚(註)維生嘅小漁村,其後發現油田發大達!香港亦由小漁村靠轉口港以至旅遊地產發大達,與挪威發迹史相若,不過本港地產巨富卻掌握喺少數人嘅手中,挪威卻係行維京文化嘅均富政策。
挪威目前擁有70個鑽油台,每年靠石油進賬400億美元,挪威亦曾經將石油收入大手投資基建,狂加公共開支,造成所有人衝入石油行業想致富,加上外國人湧入投資推升當地貨幣,導致出口品貴到無人買得起。挪威經濟失衡,直至80年代,當地人深明石油最多玩多70年就會完結,挪威決定自己搞石油產業,再將國有石油公司80%收入上繳石油基金,唔再學新興國家咁大肆投入基建,即合併後的挪威養老基金,預期2020年挪威養老基金規模將達1.1萬億美元。挪威再大手減稅,刺激社會石油以外的各行業發展,重組經濟,多元發展,石油收益俾人扣起,有高福利支持,想發達有空間大肆發展,自己諗辦法!
香港依靠地產創造的巨大財富,掌握在地產商同政府手中,如果一起初政府自己搞地產,今時今日社會發展可能更均衡。挪威政府係好少動用石油基金,確保石油收入可以慢慢畀後世共享,從無赤字,香港政府口頭話幫你儲起佢,一轉身就拎去起垃圾基建,變身二世祖、大花筒,豪擲百億又百億搞基建,香港轉口港已經玩完,旅遊、地產又可以玩多幾耐?不過,挪威人都話,佢哋經濟模式只適合用於人民高度信任嘅政府,香港呀,你話呢?
註:鯡魚就係北歐人最愛,北歐人鍾意用鹽醃鯡魚罐頭搽麵包,不過有港人形容係「臭襪+死老鼠味」,臭過臭豆腐,各位去北歐有膽可以一試
Melody
http://www.facebook.com/whichroad
本欄逢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