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芝麻開門」這句口令,日後或能應用在日常生活。浸大研發全球首創「唇語密碼」(簡稱唇碼),識別使用者說話時的嘴唇特徵、動作及所說的密碼,雙重驗證下提高系統安全性,應用於多種保安系統,最快未來一年推出市面。
指紋和臉部識別系統等生物特徵識別技術已廣泛應用,但指紋容易留下,不法之徒能輕易套取,如相關特徵遭盜用,使用者又不能更改特徵。浸大2011年起研發唇碼技術,結合個人唇部特徵、說話動作及所說的密碼以提供雙重驗證,提高系統安全性。
「孖生講嘢方式都唔同」
負責研究的計算機科學系教授張曉明解釋,不同人說同一句話,其嘴唇動作都有所不同,他人難以模仿,但人工智能能夠區分,「就算係孖生,佢哋講嘢方式都唔同」。說密碼沒有言語和聲線限制,只需「做口型」,故不受背景雜音和距離影響,言語障礙人士也可使用,「媽哩媽哩空、或者扮鳥叫都得」。即使唇碼被盜用,用者亦能隨時更改。
張說,使用時先對鏡頭說出密碼,系統會記錄用者的唇形、質地和動作等視覺特徵,之後再重複說10次密碼以設定模型,之後便可正式使用。而嘴部有受傷或箍牙的人完成治療後需重新設定密碼。不過,系統仍是「1.0」階段,準確度只有九成,亦會受到環境光暗影響,需繼續改善穩定性。
張又表示,此項技術2014年時已取得美國專利,能應用在多種系統,如信用卡驗證碼、手機解鎖、自動櫃員機和出入口保安系統等,亦能配合其他生物特徵識別技術使用,提升保安度,預計最快未來一年推出市面。
■記者李詠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