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諾不運 國泰被揭運魚翅

承諾不運 國泰被揭運魚翅

【本報訊】多種鯊魚因濫捕製翅瀕臨絕種,雖然國泰航空去年中宣佈不再接受鯊魚及魚翅空運,但有海洋保育組織發現,最近仍有魚翅透過國泰運抵香港。組織指,有人將魚翅申報為海鮮或乾魚等海產託運,成功瞞過航空公司。組織最近與香港海關及漁農自然護理署開會,促請政府修訂報關制度,以便在海關能及早發現來港的違禁品。
國泰去年6月宣佈即時實施鯊魚魚翅禁運,不過海洋保育組織Sea Shepherd去年11月至今年2月追蹤本港魚翅來源,發現有人將魚翅申報為「海鮮(seafood)」、「乾海產(dried marine products)」等,避開運輸公司偵查,成功運抵本港,其中包括國泰航空、維珍澳洲航空及海運一哥馬士基(Maersk)。

維珍及馬士基同有份

調查指出,出口商明知3間公司禁運魚翅,用誤導性的標籤瞞過偵查系統,其中一批由國泰及維珍負責運送的魚翅,以「魚產品(fish products)」名義成功通關而無被海關檢查。今次發現運港的鯊魚包括路氏雙髻鯊及遠洋白鰭鯊。
負責調查的Sea Shepherd Global東南亞總監Gary Stokes表示,多種鯊魚均受《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保護,但有人利用漏洞成功入口受管制的魚翅來港。Sea Shepherd上周五與香港海關、漁護署及國泰等開會,組織促請政府參考美國等國家的制度,要求貨物進口前接貨物協調制度(Harmonized System)作申報,而非在事後補交,以便及早發現違禁品。
3間公司回覆Sea Shepherd時均指事前並不知情。國泰回覆查詢時指不會在知情下促進或容許載運非法野生動物產品,會與海關及相關持份者合作堵塞禁運政策漏洞。馬士基稱依賴顧客自行申報貨物內容,強調不會接收違法貨櫃;維珍則已將涉事出口商列入黑名單。
海關回覆指,據《進出口條例》所有受管制物品必須先獲得有關當局簽發的有效牌照或許可證,方能進出口,否則可遭檢控,有關物品亦會被撿取及充公。
另漁護署與海關1至2月期間進行打擊非法入口受管制魚翅聯合行動,從4個分別來自印度、埃及、肯雅及秘魯的貨櫃內,撿獲懷疑受管制雙髻鯊及長鰭真鯊乾魚翅,共重約1,280公斤。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