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中國走資情況環球關注,但在人民幣回穩下市場憂慮有消減迹象。安盛投資管理新興亞洲高級經濟師姚遠表示,2017年有機會是外資對中國信心恢復的一年,只要A股領跑、貨幣企穩、經濟回穩等內部利好情況持續,而美國總統特朗普對華極端政策沒有發生的話,今年走資勢放緩,並不排除會重新吸資。
姚遠表示,中國富戶人數日增,分散至環球投資的需求亦漸大,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是近年內地瘋狂走資的主因。但他近月與不少歐洲投資者交流,發現不少人對中國已回復信心,且大部份對中國的資產配置都偏低、甚至近乎沒有,伺機投資中國機會大。
事實上,外管局上月底起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在境內進行貨幣對沖,亦有助提高外資投資中國債券意欲,相信走資情況改善機會大,「人民幣回穩就最直接反映這情況」。該行本來預測人民幣今年貶值5%至6%,目前正考慮將預期貶值幅度收窄。
中美貿易戰機會不大
對於特朗普貿易政策對華的打擊,姚遠指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逾半為民生相關的服飾及電子產品,倘美國設重關稅,對當地消費亦有打壓;而倘中國報復性對美國產品徵收重稅,同時會打擊美國出口,是兩敗政策,再加上滙率操控國三大條件中,中國只符合對美貿易順差大一項,特朗普沒有合理理據貿易標籤中國。因此姚遠相信,中美或會發生局部貿易磨擦,如鋼鐵、煤炭等貿易爭拗或出現,但全面的貿易戰則不太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