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人民幣資金池日漸縮小,拆息容易扯緊,花旗是離岸人幣市場9間一級流動性提供行(PLP)之一,剛升職統領台灣區的花旗前大中華區金融市場及證券服務主管兼香港區司庫莫兆鴻認為,隨着內地貨幣政策從寬鬆趨向中間偏緊,料臨近節日或特別時段,離岸人幣短息扯高至10多厘(low teens)水平「相信會成常態」,但不預期會重現100厘或以上情況。他又料人幣短期再「單邊大跌」的機會不大。
因內地收緊資金跨境流出,離岸人幣資金拆借緊張,市場爭相冚盤「人踩人」效應下,今年初離岸人幣隔夜息,以外滙掉期引伸價推算,曾被挾高至150厘歷史癲價,金管局100億元(人民幣.下同)即日回購額度亦一度用爆,該局透過回購協議提供予9間市場莊家共180億元(每間20億元)額度,高峯時期亦動用不少。
莫兆鴻透露,今年初該行的回購額度曾試過「用盡」,而額度亦經常使用,以支持同業資金拆借需要。被問及金管局應否加大即日回購規模,他說要留待當局決定,但該行曾建議可考慮增加每間PLP的回購額度,「譬如超過20億元,增至25或30億元。」
外資對中國風險胃納增
聯儲局本月料再加息,他認為中國對整體經濟及貨幣維穩高度重視,「人民幣再單邊大跌的機會唔大。」雖然美國加息效應下,今年滙市仍以強美元為主,但在內地穩經濟主調下,他預計未來6個月,人幣滙率只會介乎每美元兌6.8至6.95之間,下半年走勢則視乎加息速度及特朗普施政。外界擔心特朗普執政,中美將爆貿易戰,莫認為發生機會不大,但不同形式或選擇性關稅措施,則存在討價還價的機會。
近期內地經濟數據企穩,當局亦持續開放讓境外資金跨境流入境內市場,莫兆鴻相信全球的投資者,對包括中國在內的風險胃納正在逐步增加(risk-on),以中長線看,無論本港或台灣市場,人幣業務需求及國際化發展始終是他們的興趣所在。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