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為免跑輸或無奈買入Snap

基金為免跑輸
或無奈買入Snap

【本報訊】Snap貴為阿里巴巴後最大科網股,縱使基金不認同其股權架構,並關注其業務前景,但由於公司上市時機佳,基金或因其股價短期爆升,為免跑輸仍須無奈買入。
Snap上市時仍未錄盈利,易方資本分析員關博文認為,投資科企「肯定不能用PE(市盈率)去算」,若Snap持續推出新業務、保持每日活躍用戶增長速度,沒盈利亦可接受,估值亦已考慮欠盈利的因素。
但其營運模式是否能持續備受關注。例如其對手Whatsapp上月中加入Status(動態)功能,其「閱後即焚」性質與Snap幾乎一樣。百達資產管理高級副總裁謝志豪稱,由於Whatsapp用家遠比Snap多、基礎較堅固,新功能雖有抄襲之嫌,用家反而轉投Whatsapp。
MSCI企業管治評分研究主管Alan Brett則擔憂Snap無能力應付日益增長的資料保密要求,萬一政府要求交出用戶資料,Snap很難說不。
不少科技企業實行同股不同權架構,容許創辦人以少數股權,掌握大部份控制權。關博文認同創辦人擁有較大控制權的話,可保存科企的創意,亦避免靈魂人物被踢出局,故科企的投資者「也要配合一下」。關反問有盈利但行同股不同權、還是無盈利但行同股同權,哪類企業較受投資者歡迎?
謝志豪指出,Snap上市時業務較單一,若上市後策略有誤,投資者無投票權,難以干預。ACGA總裁Jamie Allen認為,Snap上市時機極佳,由於預期其股價繼續升,投資者即使不認同其股權架構,亦會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