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美業務「水浸」 料添回購彈藥

滙控美業務「水浸」 
料添回購彈藥

【本報訊】滙控(005)回購動向備受市場關注,據悉集團財務董事麥榮恩上周一在分析員電話會議中透露,美國滙豐的普通股權一級比率高達25%,意味資本極過剩,消息指若將比率降至與集團整體睇齊(去年底為13.6%),多出的資本將達80億美元(約620億港元),扣除部份作業務拓展,料美國滙豐每年可向當局提1、2次申請,將過剩資本以股息撥回母公司。分析員及股評人預期,下半年滙控有可能再宣佈回購。
消息說,美國聯儲局理事會經「全面資本分析覆檢」(CCAR)後,對滙控回撥申請給予不反對通知下,3年內美國過剩資本料可悉數回流母公司,新一批回撥申請則於今年4月初提呈CCAR審理,料今年內整個美國消費及按揭貸款(CML)組合可售罄。

多出資本620億

過剩資本撥回滙控後,若已滿足派息要求及無其他投資機會,最終會考慮回購股份,但滙控不預期未來會出現一次性「爆炸式(Big bang)」規模的回購。
集團年報顯示,去年底CML組合尚餘57億美元。集團現正進行10億美元股份回購,去年則完成25億美元回購。
中國金洋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郭家耀指,早前滙控公佈回購規模遜預期時,股價已即時反映,倘集團續有剩餘資本撥回並可能再作回購,股東自然歡迎,可提升股本回報率,回購若以「唧牙膏式」進行亦甚合理;加上美國提前至3月加息,對國際金融股有利,料滙控短期在62至68元徘徊。

麥榮恩與分析員會議時透露,美國滙豐核心資本率達25%,與集團相比高逾11個百分點,不排除將有關比率降至集團相若水平。他之前亦向證券界說,去年已向CCAR申請,將出售CML組合後一批過剩資本回撥母公司,料第二季初到位。
另外,麥榮恩指集團淨息差水平今年可望脫離谷底,去年全年為1.73厘,第四季收窄至1.6厘,不計美國加息效應,今年淨息差最多只微降到1.55厘或持平於1.6厘。

記者:劉美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