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對了金像獎 - 邁克

頒對了金像獎 - 邁克

我認我認,對《月亮喜歡藍》這樣一部電影,我其實充滿偏見,要不是它冷手執個奧斯卡熱煎堆,肯定等回到巴黎才施施然邁進戲院,不會浪費享受東方之珠(或豬)的寶貴旅遊時間。別誤會,並非集體怎生得黑的台前幕後班底令我卻步,而是成長題材唔開胃,打從杜魯福的《四百擊》開始,幾乎天天都有導演無私分享發育過程,羊頭狗肉紛至沓來,遇上合眼緣個案譬如林書宇的《九降風》和麥曦茵的《烈日當空》,當然手舞足蹈熱情擁抱,弊就弊在太多混吉的二打六借童年往事納福,白開水日灌夜灌,教人漸漸患上狼來了焦慮症。那些將自己性格欠成熟缺點強比《彼得潘》的個案,視長不大為自我中心的暢行無阻藉口,更是聽見都打冷震,覓不到真愛彷彿還是社會的錯,《迷幻列車》不論拍幾多集,都不能令他們明白Get a life的忠告。
而且咪以為逢漢眧的鹹濕伯伯來者不拒,一見「同志電影」四字便㷫烚烚,七手八腳坐在銀幕下打各種形態的飛機,基仔摸摸索索的命題,早就不再是我杯茶,假如有贒肌睇肉衝動,寧願正正經經欣賞GV,或者乾脆誘惑大小朋友寬衣解帶,擇日撞日各適其適。去年法國那部《巴黎凌晨05點59分》,雖然不乏英俊小生為藝術犧牲鏡頭,亦使我頻頻望錶密密打哈欠,恨不得快快踏正六點,所以遠在倫敦的李安忠實粉絲推薦《月亮喜歡藍》,我想也不想便婉拒攀爬他心中那座斷背山。越沒有期望越驚喜,上一次如此衷心認同投票者頒對了金像獎最佳影片,都記不起是什麼時候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