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民投為建制抬轎(六一七民間約章發言人 韓連山) - 韓連山

特首民投為建制抬轎
(六一七民間約章發言人 韓連山) - 韓連山

由十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的「公民聯合行動」推出了「「2017年特首選舉民間全民投票」計劃,讓全港18歲以上市民以「公民提名」及「普及投票」方式選出特首。首階段的「公民提名」除了讓獲得37,790市民提名的人士進入第二階段的「普及投票」外,還納入獲得150選委提名進入1,200人小圈子投票階段的候選人,再讓全港市民投票表達對候選人任特首是支持、反對或棄權。
整個計劃設計本來很好,特別是包括了「公民提名」的元素,讓全港市民可報名參選、亦可提名參選人,實現本港於2014年「6.22公投」決定的以「公民提名」選出行政長官方案,亦讓全港市民一人一票選特首,是港人夢寐以求的真普選。參與「特首民投」的候選人,只要有交「意向書」,也可再進一步,成為「民間特首」。
可惜的是「公民提名」階段過短,更因網上提名系統被私隱專員公署批評洩漏參與者的資料,需要更改及被迫停了九日,後來雖補回七天,但為時已晚,本已急就章的推行更顯倉卒,市民對計劃已失去信心,參與程度大減,引致有意參選的民間參選人都不能及時取得足夠票數進入「普及投票」的公投階段。
於是最後「普及投票」階段只剩下三位建制參選人讓市民選擇,更可笑的是整個計劃跟特區政府於2014倡議的政改方案何其相似,號稱「一人一票選特首」,卻是欠了「公民提名」的民間候選人。
「六一七民間約章」一直倡議用「公民提名」及「一人一票選特首」選出「民間特首」,當然不能接受沒有民間候選人的假普選。整個「特首民投」計劃已偏離原本的設計,變相是與建制的特首選舉配合,「普及投票」的結果也只不過是替建制候選人抬轎,很明顯的得益者是曾俊華。
港人一直爭取真普選,對小圈子選舉不能認同,對8.31決定更不能接受。若「特首民投」計劃的最終結果不能彰顯真普選精神,而只是替建制候選人抬轎,何其荒謬!是否意味港人認同了小圈子選舉?無奈接受了8.31決定?這不單未能在民主路上踏前一小步,而是倒退了一大步。
「特首民間投票」本是提供市民發聲的機會,但問題的癥結在替誰發聲?若是替建制特首選舉候選人發聲,就完全有違民主派一直爭取的目的。在今天民粹式的「兩害取其輕」論喊得震天響的局面,若不堅持爭取「真普選」,反而無奈接受了這個制度,對民主運動長遠來說的負面影響是陸續有來的。
因此,四個民間團體,包括「保衛香港自由聯盟」、「維修香港」、「選民起義」和「六一七民間約章」決定退出「特首民間投票」計劃,不參與最後階段的「普及投票」。其一,此計劃已缺乏民間候選人,偏離初衷;其二,參與了便得接受結果,為建制候選人抬轎;其三,堅決與建制派劃清界線,在今天特區這個嚴峻局面,堅持爭取真普選。

韓連山
六一七民間約章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