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近年多次試射導彈都以中途爆炸、偏離軌道、空中解體或墮海等方式告終,美國《紐約時報》昨披露,連串失敗背後,原來是前任總統奧巴馬三年前就向北韓發動秘密網路及電子攻擊,惟過去八個月平壤曾三次成功試射中程火箭,反映黑客干擾作用有限。
北韓徹查後處決官員
《紐時》指奧巴馬2014年認定導彈盾不足以保護美國,因此下令以網路及電子攻擊阻北韓研發導彈,但因國安考慮不公開詳情。報道指北韓試射舞水端中程導彈失敗率達88%,支持這策略的人認為是建了奇功,但其他專家卻懷疑失敗純因北韓製造過程出錯、技術不足等原因。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去年底據報下令調查導彈計劃是否被美國黑客從中作梗,上周更處決五名涉事的高級安全官員。但奧巴馬去年也多次公開承認,北韓可在失敗中學習,因此他卸任時警告特朗普,指北韓發展核武和導彈是「最逼切的威脅」。
特朗普政府現時考慮對付北韓的方法包括擴大網絡攻擊,但難以保證奏效;與北韓展開對話,但無法短期內成事;攻擊北韓的發射設施,但成功摧毀全部目標的機會極微;向中國施壓以制裁北韓,但北京卻維護平壤;連在南韓重新部署核武亦在討論範圍,但未有定案。
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