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年金產品並不盛行,市場規模甚至逐年萎縮。有分析認為,市場上私營年金產品定價過高,每月派錢比例不符市民回報期望。不過,實際上年金原意是保障退休人士三餐,建議市民另覓渠道為財富增值。
為財富增值需另覓渠道
統計處預計,本港男性平均壽命81歲,女性87歲,以退休年齡65歲計,即有近20年的退休生活需要應付,退休保障需求相當龐大。不過本港年金市場反而一直萎縮,新造保費由2013年31億元降至2015年26億元,去年首三季只有22億元,佔整體人壽保險市場新造保費1.7%,僅約8間公司推出年金計劃。
美世香港、中國和韓國區總經理王玉麟認為,私營年金產品尚未流行,主要是因為定價過高,本金對比每月給付的比例並不符市民預期。他舉例,假設供款100萬元,而客戶預期尚有20年壽命,每年給付金額應至少5萬元,但客戶對投資回報高,期望每年派6萬甚至是7萬元。然而,由於利率低、長壽風險高,保險公司難承諾高回報分派。
王玉麟認為,年金的最終目標不是投資增值,而是確保退休人士壽命比預期更長之情況下,仍有資金應付生活所需,不需要太擔心退休後是否有足夠儲蓄。故此,他建議購買年金時,應考慮自己生活最基本需要,決定年金給付水平。其餘的儲蓄可投資到更好的投資產品以獲得更高的回報,提升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