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想中年後迅速衰老,活得健康是關鍵。老人科醫生指出,常見骨質疏鬆、中風及冠心病等均為病理性老化,若能在50至70歲防衰老黃金期做好準備,調整生活習慣,減慢病理性老化出現,無病無痛活到老並非不可能。現今要長壽養生最大敵人為缺少運動,建議50歲開始要加強運動訓練,尤其阻力運動如舉細沙包、深蹲,能減慢肌肉流失,對防跌、防寒背、防腰痛等也有作用。
記者:嚴敏慧
政府統計處數據顯示,本港人口老化持續,去年65歲以上人口超過117萬人,佔人口總數16%,到20年後預計每3人便有1人為長者。隨着近年生活條件理想,加上醫學發達,香港男性的平均預期壽命為81.4歲,女性預期壽命更達87.3歲,但不少長者身患數種慢性疾症,併發症隨時出現,令生活質素下降。
監察三高 發展新興趣
養和醫院長者醫健主任暨老人科專科醫生梁萬福表示,老化分為機能性老化及病理性老化,前者為視力、聽覺等身體上機能老化,對長者正常生活影響較少,一般人懼怕的老化實為病理性老化,即生活習慣差或預防不足,導致中風、冠心病、骨質疏鬆、關節疾病等。
梁指,50至70歲是防衰老黃金期,要在這段時間延緩病理性老化,故踏入50歲開始要做好準備,如身體要恒常鍛煉,小心飲食不能過輕也不要肥胖,定期做健康檢查,監察「三高」等不同疾病,及早治療減輕影響。心理上也要健康,繼續擴闊社交圈子,發展新興趣,也要預防生活意外發生,小心運動創傷,「好多人50幾歲去跑馬拉松,以為自己做到,但關節差可能會受傷」。
上班族普遍缺少運動是長壽大敵,梁稱,除了帶氧運動外,阻力運動也很重要。隨着年紀增長肌肉會流失,肌肉流失症會導致的問題很多,如背肌不足可導致寒背繼而影響呼吸,腰背肌肉流失可致痛症,大腿肌肉不足,影響平衡,導致行路不穩,易跌倒甚至死亡。阻力運動能增強肌肉強度,從而對抗肌肉流失,除機械鍛煉可做針對問題外,簡單如舉細沙包、深蹲也是阻力運動,多做有益健康。
梁建議不同年齡應設不同健康目標,50歲開始防衰老,70歲起要保持活動能力,至85歲後則要減低急性病發生,這樣年長也能活得健康,生活自如。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