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女性增50% 待遇未改善僱主不滿請病假 逼孕婦坐士多房

勞動女性增50% 待遇未改善
僱主不滿請病假 逼孕婦坐士多房

【本報訊】本周三是三八婦女節。有工會發現勞動女性近20年持續上升,1996年至今升幅近五成,但婦女權益一直未見改善,女性月入5,000元或以下較男士多出一倍,平均薪金低於男性。在職孕婦更備受歧視,曾有變態僱主因不滿孕婦請病假,安排其整天坐在翳焗的士多房內。工會促政府盡快修訂僱傭條例,推動兩性政策。
記者:廖梓霖
職工盟婦女事務委員會根據政府統計資料,檢視1996年至去年在職女性的處境變化,發現20年來女性勞動人口升幅近50%,2016年的勞動人口已達163萬人,主要集中在服務工作及銷售人員等前線職位。不過,經理、行政及專業人員等高層職位中,女性的勞動力增長則只有26%,顯示高層職位依然是男性主導。

收入中位數相差20%

比較1996年和2016年,女性貧窮的現象持續,月入5,000元或以下的婦女較男性多出一倍,月入10萬元或以上的高收入人士兩性比例仍然懸殊,去年維持在73%為男性、27%為女性的水平。2016年男性收入中位數為17,800元,較女性高3,000元,相差達20%,去年第3季女性僱員的平均月薪只是男性的87%。從事兼職工的女性亦有增加,每周工時少於18小時的女性由1996年的43,400人,上升2.4倍至2015年的146,500人。
職工盟副主席張麗霞指,工盟屬會每月會接到一至兩宗關於懷孕歧視的投訴,例如有僱主發現女員工懷孕後,編配她外勤,中港兩邊走,甚或要求她在辦公室「擒高擒低」,孕婦體力無法負荷。她續稱,有女員工因懷孕,需請數天病假休息,回公司後立即被安排坐在廁所門口、士多房整天,「咩都唔使佢做,淨係坐,但又唔開冷氣,室溫成30幾度,孕婦好易高血壓」。張麗霞形容此等僱主變態,更有人利用懷孕婦女的合約工身份,懷孕期間藉不續約為名解聘,「根據法例,如果係長工就有得賠,合約就冇,好陰濕」。
職工盟副秘書長李卓人指,在職女性的待遇改善倒退,兩性在同工同酬方面有大距離。職工盟建議當局推動兩性政策,取消僱傭條例中連續性合約(4.1.18規定),立法保障及修訂僱傭條例,保障散工及兼職工作的婦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