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販毒集團疑藉葡萄酒入境香港免稅的便利,以紅酒樽裝載液態可卡因由南美販運來港掩人耳目,並透過中港合作由內地毒販帶貨與本地同黨會合,將毒品供應本地市場。警方前日在天水圍成功截獲兩人,起出兩個行李篋內共17支「毒紅酒」,市值約1,000萬元。
兩男帶貨被捕
被捕兩人分別是姓甄內地漢(24歲),及姓文本地男子(21歲)。消息指甄持中國護照來港,報稱為裝修工人;文則任職電腦技術員,兩人涉嫌販毒被捕。
前日下午約5時,警方毒品調查科人員在天水圍天壇街埋伏,其間發現甄拖着兩個行李篋與文同行,於是現身截查。文一度企圖逃走終被制服。警方搜查兩個行李篋,撿獲17支用紅酒樽裝載的液態可卡因,重約10.2公斤,市值約1,000萬元。警方初步相信該批毒品來自南美,由甄將毒品販運來港,並相約文在上址會合,準備將毒品供應本地娛樂場所,警方正追緝主腦下落。
近年毒販販運液態可卡因成為趨勢,手法層出不窮,包括偽裝成化妝品、桶裝棕櫚油及洗頭水等;甚至利用吸水紙滲藏液態可卡因,再貼上相紙過膠裝成相簿,或將麒麟果挖空果肉,再注入毒品後封口以作掩飾。前年11月海關在機場搗獲共重62公斤液態可卡因,市值約6,500萬元,是歷來最大宗。
■記者鄭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