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想到 - 林道群

沒有想到 - 林道群

前不久,蘋果名采客座隨筆有李家真文章,引介查建英的《中國波普》(China Pop)。查建英因為寫過〈國家的敵人〉(囚徒查建國)和〈國家的僕人〉(王蒙)等文章,受到很多深度新聞寫作者追捧,據知有些傳媒機構內部培訓,這兩篇文章必讀材料。其實,查建英這一系列的新聞寫作,始於李家真推薦的這本《中國波普》。
《中國波普》早於一九九五年在美國出版發行,查建英說,英文版出版後先後有兩家中國內地出版社找她商談翻譯出版中文版。兩家出版社說的都一樣,為了通過審查,需要刪節書中那些「敏感」文字。按照內地的標準,這不僅包括所有提及八九六四的字眼,還包括散見於全書的不少其他涉及中國政治的敍述。「這樣的刪節,我不能接受,」查建英說。她說謝絕了這兩家出版社之後,從此也斷絕了出《中國波普》中文版的念想。
問題是要一個作者斷絕出書的念想未免太殘酷了,查建英這些話,跟前年我們替她出版《弄潮兒》一書時,說的幾乎一模一樣。既然刪改不能妥協,她只好退一步來到了香港,在香港出版《中國波普》的中文版。查建英此書動手寫作於六四後,六四的創傷還在滴血,陰影揮之不去,但從香港的角度,說不上有什麼「敏感」的。書中寫到的人物,現在看來有些至今仍活躍,比如于品海、陳冠中,比如陳凱歌、張藝謀;有些好像已成昨日黃花,比如王朔和電視劇《渴望》,比如賈平凹色情露骨的小說《廢都》。值得注意的是,書裏的許多人物都認為,中國走向市場化,經濟發展會帶來政治變革,未來的中國不只會更加強大,而且會更加美好。
查建英說悲催的是,過去的二十年,中國經濟一路高歌猛進,在全球化進程中,成為公認的最大受益者。變得富裕的中國,卻沒有變得更加自由和民主。甚至,說不上比昔日更加可愛和美好。
「我們當年既沒有想到中國經濟會發展得這麼快,也沒有想到中國政治會進步得這麼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