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環境改善 盈喜股大增68%

投資導航:
環境改善 盈喜股大增68%

港股本月踏入業績高峯期,「投資導航」統計今年首兩月逾370份盈利預告,在原材料及相關行業復蘇下,預喜公告較去年同期大增68%至近180份,即近半預告均為好消息,去年同期相關盈喜比例只有約三成,同時報憂通告亦減少14%。但專家相信市況已反映盈喜驟增因素。

本報統計今年起至上月底港交所(388)共有372份盈利預告,當中176份或47.3%為盈喜,196份或52.7%為盈警,盈喜比例逼近盈警的程度為近年罕見。
在一眾報喜消息中,67%或117份為預計盈利錄得明顯增幅,而虧轉盈的預告佔46份或26%,其餘不足一成為虧損減少。

資源價格升助企業扭虧

更重要是,與去年大比數企業因受惠「港股大時代」而錄得的可觀投資收入不同,是次多達85%或150間企業,均表示業績造好與業務環境有所改善有關,只有15%是因一次性的收入而報喜訊。
盈喜股大增,主要是資源價格走強引發行業復蘇,鋼鐵、煤炭及建材股是焦點,包括多間扭虧為盈的企業如馬鋼(323)、洛玻(1108)及中煤(1898);另外熱炒的汽車股過去兩個月報喜的相關股份至少8隻,包括純利料倍增並躋身藍籌的吉利(175),一月初報喜後至今已再升逾四成;至於部份環保概念股亦有好消息,如東江環保(895)純利料增五成。
至於盈警比例亦由去年同期的近七成,跌至53%,當中盈轉虧及盈利下跌企業齊齊錄71間,各自佔比36.2%,其餘為持續虧損或虧損擴大警告。業績遜色原因中,只有20%涉及一次性因素,如投資公允值及物業公允值下跌等,其餘80%均牽涉經營環境轉困難或未脫困。
報憂企業包括去年股市由大時代後回復平淡的內地證券股,海通證券(6837)、光大證券(6178)及招商證券(6099)等均預告盈利大降,連帶多隻內險股亦因投資收益下降而預警;在油價低位震盪及液化天然氣市場復蘇步伐緩慢下,藍籌能源股昆侖(135)及中石油(857)均公告盈警。
不過,重災板塊仍在未見明顯復蘇勢頭的零售板塊,周生生(116)及都市麗人(2298)預告盈利大倒退,達芙妮(210)虧損更擴大,但就強調存貨水平已在下降。

今年起至上月底港交所共372份盈利預告,當中176份為盈喜。 資料圖片

內銀內險業績左右後巿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表示,企業盈喜後的股價造好,通常較真正出業績時更佳,雖然盈喜數目大增,但對大市的推動作用估計已不大,未來一個月的關鍵還在於重磅的中資股能否交出理想成績,如內銀、內險及騰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