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肝癌權威之育成多得皇仁Bio仔

八方人物:肝癌權威之育成
多得皇仁Bio仔

「佢後生呀嘛!我哋就幫佢改花名,叫Bio仔,但其實同學睇到佢對教學熱誠,好尊敬佢。」國際肝癌權威潘冬平,原來差點跟醫科擦身而過。
潘冬平昨重返母校皇仁書院,透露自己原本鍾情物理及數學科,不喜歡生物科的死記硬背,至預科時遇上一位初出茅廬的生物科老師,對方傾誠相教,從此深深愛上。當年良師,造就一代名醫。

「用最好方法教最多嘢」

潘冬平昨日以主禮嘉賓身份重返母校開放日,更重遇當年的「Bio仔」老師李永良。李永良同屬皇仁校友,1981年大學畢業後加入皇仁任教,與當時準備升預科的潘,年齡實際只差7歲。李永良笑言好處是跟同學相處無代溝,潘冬平則「賣口乖」指,李Sir當年是最受歡迎的老師之一,跟一班男生像朋友般相處。
作為國際肝癌權威,潘冬平原來差點沒讀上醫科,他憶述:「以前對生物科嘅印象就係死記,自己唔係好鍾意,但去到高年級,接觸到evolution(進化論)、eco-system(生態系統),先發現原來好有趣,雖然當時感覺自己數學叻啲,但掙扎一輪,預科都揀咗讀生物。」
潘冬平笑言,當年選科「一去冇回頭」,一旦選修生物科,只可升讀醫科或繼續讀生物,不可升讀其他理工科目,幸好他在預科時遇上好老師李永良,「李Sir好用心備課,想用佢最好嘅方法、教最多嘢畀你,上過佢嘅堂就會知,呢樣嘢反而係一啲好資深老師未必做到。」
李永良亦直言,當年的皇仁仔多出身基層,因此更用心向學,也有深厚兄弟情、會在學業上互相扶持。以他自己為例,在皇仁同屆修讀生物的便有高永文、袁國勇等名醫,李謙稱自己「冇佢哋咁叻」,但多年來亦全心投入教育界,任教皇仁18年間,培育出不少醫生。皇仁書院昨、今兩日舉行開放日,今年為皇仁建校155周年,設立「皇者仁風校史館」,展出多件珍貴校史文物,包括六七暴動時的反英傳單、歷代校章及校服等,公眾人士亦可參觀。
■記者周 婷

皇仁開放日展出歷代校章及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