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籽】經歷生死時刻 空中天使救斷氣男

【旅遊籽】經歷生死時刻 空中天使救斷氣男

【旅遊籽:浪迹遊蹤】
小時候覺得,課堂上學到的道理,已經清楚明白,但長大後才發現,原來道理是要用歷練去體驗,任職空姐的陳嘉妍(Jessica),在一班由杜拜飛往香港的客機,見證生死,學懂珍惜。

要形容Jessica,我會說是貌似黃心穎,但笑容比黃心穎還要甜的女生。因為簡單傾談幾句,已經覺得她充滿正能量。她大學時期修讀工程系,對電腦多過對人,幾年的大學生涯她以「沉悶」來總結,但正因如此,反而能認清自己,不愛沉悶愛刺激,決意投考空中服務員。
有人說,空姐不是長命職業,不可以做一世,Jessica卻不大同意,因為可以的話,她想「活到老,做到老,學到老。」對她而言,每班機仿似一個「流動教室」,平日工作上的變數很多,包括遇到的人種或航點,而這些變數會組成不同的經歷,擴闊她的見識。任職空姐至今已有六年,飛過無數次杜拜。上年八月,如常地服務一班由杜拜飛往香港的航班,大約八個多小時的航程,卻令她上了人生重要的一課,更獲公司嘉許,成為Betsy Award得主。

任職空姐六年的Jessica,指飛機是她的「流動教室」,因為每班機遇到的人不同,所以每次學到的東西不一樣。

六星期的見習空姐訓練,令Jessica(藍圈)和同學成為了知心好友。

見習空姐需要進行急救包紮、危急疏散、救火拯溺等等的考試。

突遇斷氣男乘客 臨危急救

航程的中尾段,一位男乘客突然向Jessica求助,指自己不舒服。了解該乘客病歷後,發現原來他患有哮喘病,而且當時已服藥。即使如此,身旁的太太指哮喘藥完全無幫助。Jessica憶述:「當時乘客呼吸很急促,甚至開始喘氣,身旁的太太很焦急,不知所措。」還未來得及反應,乘客就突然倒地,甚至進入昏迷狀態。「慢慢見到他開始沒了呼吸,脈搏很弱,我覺得他情況很危險。」Jessica坦言當時心情很混亂,因為由求助直至倒地,中間只隔了五分鐘。一秒也不敢耽誤,無奈機上並沒有志願醫護人員可以提供協助。Jessica隨即向地面醫療中心尋求遙距指示。
男乘客出現窒息的症狀,臉和嘴差不多轉為紫藍色。按照醫療中心的指引,Jessica和機組人員輪流為他施行心肺復蘇急救。一邊施行心外壓,一邊「泵氧氣」,累了便換人,無停止地繼續急救。以往的專業訓練,令大家很快便找到合適崗位,由於男乘客坐的是經濟客艙,經濟客艙的同事就負責輪流急救,商務客艙的同事則負責安撫乘客,而機艙經理就與機長緊密溝通,報告機艙內情況。多番考量後,機長決定緊急降落越南首都河內,再請當地醫生上機急救,豈料危急下只有一位越南醫生當值,更甚是不諳英語,只以簡單手勢表示自己不懂心外壓。於是Jessica和另一同事決定落機,繼續施行心肺復蘇,並隨同救護車前往醫院,為乘客無間斷施行近一小時的急救。從外表看來手無縛雞之力的Jessica,竟可堅持全程為病人急救,事後她都笑指心外壓頗花力氣,不過救人心切,當時根本沒想太多。
畢竟還是發展中國家的越南,醫療配套尚未完善。離機場最近的醫院,是比較簡陋的地區醫院,正確來說,是規模只比香港一般診所大少少的地區醫院。男乘客情況稍稍穩定後,當地醫生便建議移送去較遠的國際醫院。聽到這裏,我想Jessica的工作應已完成,可以返回機場同其他同事集合,誰知她說:「我都是不放心,所以跟去。我雖不是醫生,不能提供專業治療,但我想陪住乘客太太,想給予她一些力量。安撫乘客的家屬都是我的份內事。」前往醫院的途中,男乘客本來穩定的病情,突然惡化,更在車程期間忽然吐血。完全無先兆下,由斷氣至情況穩定,又由情況穩定至吐血,心情起伏大過玩過山車。「當下好震驚,成世人未試過幫人急救,不是偉大,當時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想他沒事。」接連去了幾間醫院,Jessica寸步不離他的妻子,直至他情況果真穩定下來,Jessica才折返機場等待回港。

Jessica按照醫療中心的遙距指示,為乘客施行心肺復蘇接近一小時,事後她笑言每次心外壓都令她覺得好累。

國泰航空每年都會舉行嘉許禮,表揚同事優秀的服務表現,而Jessica憑她出色的救人表現,取得今年度的Betsy獎項。

Jessica與其他空服人員老友鬼鬼,每次外勤她都寓工作於娛樂,難怪她想「活到老,做到老」。

為期三星期的服務訓練,由儀態到安撫乘客的技巧都要學到。

起初投考空姐,就是為了穿上漂亮的制服,後來才知道並不是想像中般簡單。

過5關斬6將 唔係玩玩吓

從河內回港,任職六年,首次叫老公接機。經歷生死,最想見到的人,是陪伴自己走一世的伴侶。「一下機見到他,立即哭着擁抱他,見到他依然肥嘟嘟企在面前,個心先定下來。」那刻才發現原來人有不測,是會來得毫無先兆。
朋友對Jessica說笑:「做乜咁好彩?」有人一世都不會經歷的事,竟然發生在Jessica身上。但她不甚認同,反而視為一個啟示,老套講句,啟示她珍惜眼前人。回想整個救人過程,Jessica指公司的訓練的確幫助很多。她笑指,起初投考空姐的原因很膚淺,就是為了漂亮的空姐制服和到處遊歷的機會。「如果我想救人,我就去做護士啦;如果我想捉賊,我就去做警察啦。一開始應徵空姐,也是想靚,僅止於此。」玩玩吓的心態成為了見習空姐,後來才發現為期六星期的訓練可不是說笑。首三星期是安全訓練,包括急救包紮、危急疏散、救火拯溺,樣樣都要識;其後三星期是服務訓練,要學習與乘客溝通,包括手勢、儀態、語言等等,安全和服務指引統統要熟到倒轉都識背,才可以考試合格。以為可以跟以往讀書一樣,考完試就把讀過的內容還給老師?Jessica就笑說絕對不可,因為公司每年都會進行評估,把所有訓練知識溫故知新,年年考試,就是要確保危急關頭也要處變不驚。
空中服務員曾被形容為天空上的捧餐侍應,不過自問一句,遇到和Jessica的同樣情況,比着我,可能驚到雞手鴨腳。離地三萬呎,機組人員就是照顧我們的團隊,尊重每行職業的專業,才會懂得欣賞別人背後付出的努力。

她最難忘的一次外勤是在紐約,天氣預報指當地17度,下機才發現只有2度,要到商店買全副禦寒套裝。

Jessica性格好動,大學修讀工程系,但她不甘對電腦多過人,決意投考空姐。

工作令她見識的機會很多,除了空中服務,一年一度的花車巡遊亦是她難忘的回憶之一。

本身熱愛旅行的她,工作上最難忘的是,出外勤時和同事打成一片。

經歷生死,Jessica六年來首次要求老公接機,並哭着慨嘆人生無常。

她指全靠團隊合拍有效率,才可以成功救人。

空姐工作帶給她遊歷世界的機會,亦是她視為學習的一部份。

Jessica指,老公從沒埋怨她的工作要做「空中飛人」,反而給予她無限支持。

記者:劉芷晞
攝影:王國輝(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梁浩維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