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劉宣佈結束選舉工程,其他三名參選人的提名票有作廢也有補交,但都入閘了。跑馬仔進入直路。
三個入閘者中,胡官的提名表格清一色是民主派;林鄭的提名表格清一色是建制派;而只有曾俊華的提名表格,兼有民主派和建制派,儘管建制派佔少數,但至少有,而且很明顯是在中共的全面封殺兼恐嚇之下給曾提名的,因此意義不小。歷屆立法會選舉,民主派的選民與建制派相比,都約略是6比4。儘管這種比例在選舉委員會中得不到反映,但特首條件中既有「市民擁護」這一條,自然不能置60%的選民於不顧。因此,從提名表格可以看到,曾俊華是在分化撕裂的社會中,唯一得到對立派別支持,並可以與不同派別溝通調解的候選人。
在林鄭公佈的政綱中,就政改表示會在8.31框架下營造有利推動政改的社會氛圍;就第23條立法,她指是特區政府憲制責任,但議題極容易引起社會爭議和動盪,故政府須嘗試創造有利立法的社會環境。換言之,這兩個在過去造成社會撕裂的議題,林鄭應對之策都是營造有利於推動與立法的環境,但如何營造?如果沒有針對造成分化因素的措施,環境是營造不起來的。而從她的提名表格完全沒有民主派以及她參選以來沒有理會民主派來看,所謂營造有利環境,不外就是營造議會中建制派佔三分二絕對多數的環境而已,至於社會中的對立和撕裂,她顯然不會垂顧。
林鄭這種高高在上、不顧社會中建制以外光譜的人,未當選已經陷於「塔西陀陷阱」,也就是不論她做甚麼事、說甚麼話,都會被市民認為是做壞事、說虛偽假話。比如早前港鐵火災事件,她和曾俊華在facebook所說的關心慰問之語都差不多,但曾就獲網民「讚」而林鄭就幾乎都是「嬲」;早幾天,林鄭到淘大花園,說淘大居民在2003年同沙士搏鬥,體現香港精神,這番稱讚並沒有被淘大居民受落。facebook的「淘大花園小業主互助守望區」專頁,就批評林鄭抽水,說他舊事重提令街坊勾起當年慘痛回憶,請她不要再消費淘大居民,利用沙士炒作。這都是她已陷「塔西陀陷阱」的明證。前日林鄭繳交提名表格,現場遇示威,網上直播也滿是「嬲」。指望林鄭任特首可以使撕裂的社會和緩,甚或只是稍許降溫,看來是妄想。
在威逼利誘之下,林鄭仍然沒有取得選委的過半提名票,於是,除去三人的提名票,剩下提名葉劉及沒有提名的共269人,他們很可能會是3.26投票結果的關鍵。照田北俊估計,屆時會有50-100提名林鄭的選委倒戈。若真的如此,那麼很可能第一輪三人都不過半,而要進入第二輪投票了。第二輪會是林鄭與曾角逐,照牌面看林鄭較有勝算,但曾也未必不會逆轉勝。
今年北京兩會,據聞習近平可能出席香港團會議,以澄清對特首選舉立場。若他進一步對林鄭加持,就說明中共對操控結果確實沒有信心,而且硬要同香港民意對着幹也。
李怡
周一至周五刊出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