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識飲惜食】
每個人心目中也有其專屬的comfort food。由新加坡來港七年的Stephanie,她的最愛並非胡椒蟹或海南雞飯,卻是一道夏威夷傳統魚生飯。一小碗白飯或沙律上,蓋滿預先醃製的粒粒吞拿魚或三文魚,賣相精美。為了這碗飯,Stephanie放棄年薪約200萬的投資銀行banker一職,在中環開了一間充滿夏威夷風情的Poke店,希望將她喜歡的食物推介給香港人。
Poke,在夏威夷文中可解作「切」或「一片片」,時至今日,夏威夷人將魚生飯稱之為Poke,其實是日本魚生丼進化版,兩者最大分別是Poke的魚生是預先加醬料調味及醃製,日本版只略蘸醬油及wasabi,或是吃魚原有的鮮味。夏威夷四面環海,魚穫豐富,漁民會將賣給餐廳後所剩的魚切成小粒,加上不同醬汁及配料享用,每家也有獨特醬汁,是傳統美食。
「之前在投資銀行工作,每日午飯時間只能倉促買壽司或魚生飯吃,還要邊吃邊接電話。但吃壽司也要蘸醬油,最終也要用兩隻手吃,非常不便,索性自製Poke帶回公司吃,因魚生已調味,只需用一個匙羹便可吃。」Pololi創辦人之一,27歲的Stephanie Kudus說。Stephanie是新加坡人,於美國加州大學(UCLA)洛杉磯分校讀大學,性格外向,每年夏天還會到夏威夷上暑期班,因而深受當地文化影響,愛上Poke。
棄200萬年薪創業
來到香港工作,Stephanie也不時買整塊魚生,自製Poke,「同事看到我的飯盒會覺得很特別,我叫他們試味,怎料人人也讚好。我就想,既然可令大部份同事嚐到這美食,或可令香港人也能接受。」於是她邀請同樣愛吃Poke的大學同學JC及Daniel來港幫忙,2014年開設他們的第一間Poke專門店,現時在港已有三間店,還有一間在新加坡。「起初港人對Poke一知半解,以為是雪糕店,看到粒粒的吞拿魚魚生,會以為是番茄粒或西瓜粒。我就叫他們先試味,再談食後感。」其實有近10個月,Stephanie要兼顧銀行banker及舖頭的工作,最終分身不暇,她就選擇放棄年薪約200萬元的正職,「這是我送給自己的25歲生日禮物,這階段,金錢對我來說並非最重要,我想將我對Poke的熱愛和大家分享。」
「香港人喜歡吃刺身及日本菜,應該也會愛上Poke。」負責營運的JC說,沒錯,這碗原本「不知名」的魚生飯,很快吸引到中環上班族的目光。午飯時間是他們最繁忙時段,不難發現有西裝友或OL排隊買Poke,店內只有五、六個吧枱座位,就算要坐在店外的樓梯吃,他們也不介意。「在中環,就是人人要快,又要好味。如果首次幫襯,我們建議你先試每日的精選味道,選好後便可付錢拿走,過程不用三分鐘。」另一創辦人Daniel說。
魚生新鮮 不留翌日
他們對魚生要求很高,會向提供刺身予日本餐廳的供應商入貨,魚生會每朝新鮮醃製,而且即日清,就算賣剩也不會留翌日。「最緊要新鮮、快、有新鮮感,我們會不定期創作特別口味的醬汁,如辣味花生醬、蘸白切雞的薑葱茸等,最少有25至30款口味。」凡有新口味,員工定必先試食,不喜歡的話就不賣。招牌原辣味的醬汁,是由三位老闆秘製,辣中帶麻香,配上有嚼頭的粒粒吞拿魚後,非常惹味。
食客點評
Pololi
中環嘉咸街35-39號嘉豪大廈地下
記者︰黃依情
攝影︰許先煜
編輯:陳禮康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