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樓價高企上車難,連租樓也不易。統計處公佈最新中期人口數據,顯示過去10年私人房屋租金狂升近一倍,但市民收入卻未追得上,租金佔入息比重由25.2%升至30.7%。港人三成收入「進貢」業主,團體促請政府重設租金管制。
記者:袁楚雙
統計處中期人口報告顯示,去年港人按職業劃分月入中位數1.5萬元,比10年前1萬元升五成;家庭住戶月入中位數則由2006年1.7萬元升至2.5萬元,升幅44.9%。報告顯示去年全港有逾121萬人(48.5%)住在自置物業,全租者逾117萬人(46.8%),其餘分別是合租或其他。
統計處長:公屋戶較幸福
無殼租樓族的負擔沉重,私樓租戶月租中位數由2006年5,100元,狂升至去年1萬元,比10年前貴近一倍,佔收入比例由25.2%升至30.7%。公屋戶月租中位數則由2006年1,390元升至去年1,500元,僅升7.9%,租金開支佔收入更由13.5%降至9.3%,統計處處長鄧偉江形容,現象反映公屋戶較幸福。
擁有自置物業的住戶中,65.7%住戶已經供滿樓按,其餘34.3%借有按揭或貸款供樓。供樓戶可分為供資助房屋和私樓,前者每月供款中位數5,480元,比2006年5,200元升5.4%;私樓供款由2006年9,500元升至去年10,500元,升幅10.5%。至於供款佔收入比例,分別為15.5%及19%,比10年前佔收入逾兩成紓緩。供樓看似輕鬆,鄧偉江解釋,供款受當時按揭成數、供樓年期、利息等因素影響,這批人或於早年購入物業,因此數字上是合理。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公屋租金有「可加可減」機制,每2年調整一次、最高加幅10%,私樓租金卻按市場需求而定,近年樓市瘋狂,無限制下最終租客任由業主魚肉。他指出,部份買不到樓的輪候公屋人士只能租住劏房或其他房屋,政府的公屋供應量最缺乏,目前每年供應約1.5萬個,但輪候人數卻從未減少。他促請政府繼續增加房屋供應,並在私樓市場重設租金管制。
按區域劃分,灣仔區租金中位數冠絕全港,月租1.4萬元,佔收入31.5%。灣仔人的樓宇供款也是全港最貴,中位數1.8萬元,佔收入21.6%。
鄧偉江表示,統計處今年稍後會公佈詳細的劏房統計數據,處方會將報告轉交房委會檢視現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