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外滙存底,中國仍在想方設法對抗資金外流,因為資金外流可能會令市場喪失對人民幣的信心,最糟糕的情況下甚至可能引發危機。因此,對中國政府而言,資金外流是2017年最為嚴峻的經濟難題。
聯博認為,過去1個月中國推出種種的新措施,都是為了重新控管資金的流動。中國政府加大其資金控管的力道,無論是對外直接投資的資金、企業在海外的發債活動或是一般民眾的美元滙兌,都是為了要鞏固人民幣的滙率。此外,中國仍有其他的政策工具足以鞏固其國際收支。舉例而言,中國可強制國營企業將海外的美元資金滙回中國。
有鑑於中國的債務龐大,聯博認為中國無法透過升息來捍衞人民幣滙率。因此,資本管制對於中國政府而言似乎較為可行,而當局目前也維持著這樣的做法。
儘管中期借貸便利的利率上升10個基本點,顯示出中國人民銀行緊縮貨幣政策的意圖。不過,聯博並不認為中國將進入長期升息的周期;我們預期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微觀調控的方式,運用公開市場操作、調整特定銀行的存款準備率等各種政策工具,持續在2017年管理流動性,以期同時實現兩個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標:避免利率大幅攀升,以及避免槓桿比例進一步走高。
中國的外滙存底可以消耗到甚麼程度,但又不致於引發外滙市場恐慌呢?
目前中國的外滙存底約為3兆美元,若以2016年的外滙存底消耗的速度,大約再過3年中國的外滙存底便會下降至2兆美元的安全底限。如果外滙存底消耗的速度倍增至每月500億美元,2兆美元的安全底限則將在2018年底提前到來,因此可以理解北京當局為何會想方設法加以阻止資金外流。
不過,在北京嚴格控管下,2016年12月份中國資金外流已出現大幅放緩迹象。因此2017年初資金外流的情形可望停止,並為北京當局換來更多喘息空間。
然而,造成中國資金外流的因素並未因此根除,且這些結構性因素變得日益複雜。外部因素當然同樣可能會影響中國的資金流動,無論是受到北京政策或是外部因素影響,在2017年中國資金外流情況值得投資人密切關注。
註:資料截至2017年1月27日
聯博
本文所載資料為 AllianceBernstein L.P.或其聯屬公司之觀點,截至本公佈日期,相信相關資料來源乃屬可靠。投資涉及風險。AllianceBernstein L.P.對任何數據的準確性不發表任何聲明或保證。並不保證本材料所載任何預測、預計或觀點將會實現。過往表現不保證未來的業績。本文所示觀點於本公佈日期之後可能隨時發生變化。本文件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投資建議。AllianceBernstein L.P 不提供稅務、法律或會計建議。其不會考慮投資者個人的投資目標或財務狀況;在作出任何決定之前,投資者應就其個別狀況諮詢適當的專業人士。本資料不得被視為銷售或推廣材料,或購買或出售AllianceBernstein L.P.或其聯屬公司所發起之任何金融工具、產品或服務的要約或招攬。AllianceBernstein®及AB標誌為註冊商標及服務標記,須獲得其擁有人AllianceBernstein L.P.的批准方可使用。香港讀者謹請留意:本文件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本文件之發行人為聯博香港有限公司。本文觀點不構成研究、投資意見或交易建議,且未必代表聯博投資組合管理團隊的觀點。©2017 AllianceBer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