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特區政府一直被指忽視年輕人聲音,林鄭月娥針對性提出循「三業、三政」回應年輕人訴求,包括解決年輕人學業、事業及置業困難,增加年輕人議政、論政和參政機會,建議改組中央政策組,將之變成政策及項目統籌單位後,招聘20至30名年輕人,直接在政策制訂時提意見。
最新的區會和立會選舉數字均顯示,年輕人投票率狂升,顯示政治意識較以往提高;近年的示威,年輕人亦是骨幹,反映年輕人對現況不滿升溫。
擬引入委員自薦計劃
林鄭政綱中有專章針對年輕人,提出設立由政務司長親掌的青年發展委員會,現時屬於民政局的青年事務委員會亦會獲納入,並考慮一定比例的青年委員,探討增設院校代表的可行性。現為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身兼林鄭競選辦副主任的劉鳴煒昨日亦坐鎮政綱發佈會。
讓年輕人參政方面,林鄭建議改組現由「梁粉」邵善波執掌、有「梁粉大本營」之稱的中央政策組,日後會改組為政策及項目統籌組,會招聘20至30名有志於政策及項目研究、來自不同專業的年輕人,以非公務員合約形式加入政府,讓年輕人的意見和建議及早在政策制訂過程時加入考慮之列,而中策組不會再參與法定機構及委員會的人事任命,似藉此杜絕現時中策組介入「分餅仔」的流弊。
林鄭同時要求各政策局委任更多不同界別的青年,成為法定組織及委員會委員,適當時候會規定各委員會有一定比例的青年委員,部份諮詢委員會將引入「委員自薦計劃」,讓青年多參與公共事務。
■記者姚國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