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皇仁書院趁創校155周年,在校內增設「皇者仁風校史館」,即將首次對外開放。校史館收藏了皇仁建校以來約4,000件具代表性的藏品,不少逾百年歷史,包括1899年首期校刊《黃龍報》、戰前試題複本和60年代的教職員及學生桌椅、百多年前留有長辮學生玩拔河照片等,呈現不同時代「皇仁仔」校園生活。
記者:廖梓霖
皇者仁風校史館位於皇仁書院2樓,收藏自1862年創校以來的各樣文物,展示不同時代的皇仁歷史,今年1月底揭幕。皇仁舊生會教育及發展副會長陸偉雄表示,2013年已在校內地下設置簡單展館,展出自2007年開始向舊生搜集的文物、學校檔案等,惟該處因天雨經常水浸,遂改建學校2樓活動室,加裝4部冷氣控制濕度,成為可儲存文物的校史館。
中一坐板凳 中六坐木椅
校史館義務舊生助理館長(藏品及研究)郭浩揚指,館內現存約4,000件藏品,涵蓋校園生活的不同範疇,包括歷史檔案、徽章、不同年代的成績表、功課簿等,當中約50件藏品為首次展出。館內擺放1899年創刊的《黃龍報》,距今逾百年歷史。
香港樹仁大學歷史系客座副教授、皇仁舊生何冠環介紹二戰大戰前、1928年的試題複本,其中數份為Grade 6中文、英文、地理科,約等於現時中二程度。何冠環指,當時試題艱深得多,如中文作文需以文言文作答,學生需解釋艱深的古文字詞;英文科亦需寫作長文。何稱,皇仁當時雖然收取學費,但提供大量獎學金予基層學生,可惜選擇讀書的人不多,入學學生大部份目標是學英文、在洋行任職。
校史館入口和館內放有上世紀60年代的木椅。何冠環稱,皇仁昔日的階級觀念很重,中一學生坐的是長板凳,隨着升班,椅子也會升呢,校史館入口的木椅有靠背和扶手,是中六學生專用;放在館內的木製桌椅則為校長、副校長專用。
首次展出藏品有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1970年於皇仁就讀時,第14任校長司徒莊(Mr. John Stokes)寫給他到美國升學的推薦信。陳擅長數學,從推薦信可見,他會考時數學奪A級;校史館亦初次展出皇仁書院現址於1950年舉行開幕禮時剪綵的彩帶。皇仁書院周五、六日(3日、4日)舉行開放日,公眾可到皇者仁風校史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