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新亞校友來電:「牢騷太盛防斷腸,你呢排咁多政治牢騷,不如去聽高人演講,清醒一下腦筋。」聽甚麼演講?原來是第三十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由新亞書院主辦,共分三講,時間如下:
第一講:朝鮮鴻儒金正喜(1786-1856)與清朝乾嘉學術
日期:二○一七年三月三日(星期五)上午十一時三十分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
第二講:大逆轉:前近代世界中的中、日、韓(1590-1890)
日期:二○一七年三月四日(星期六)下午三時正
地點:銅鑼灣高士威道66號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本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香港公共圖書館聯合舉辦)
第三講:十八世紀日本與中國對皇侃《論語義疏》之再認識
日期:二○一七年三月八日(星期三)下午四時正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二號演講廳(本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歷史系聯合舉辦)
左丁山對校友說:「本人才疏學淺,根本不知朝鮮鴻儒金正喜是誰,也對皇侃『論語義疏』無認識,怕聽不懂,或者只可聽聽第二講之『大逆轉。』」
今年的講者為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及歷史學教授及胡應湘58中國研究講座教授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
胡應湘於1958年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土木工程系,捐給母校的講座教授席卻是人文科學的,很有意思。艾爾曼教授於1980年在賓夕凡尼亞取得博士學位,現於普大講授:(一)中國思想及文化史1000-1900,(二)中國科學史1600-1930,(三)晚清教育史,(四)中日文化史1600-1850。曾出版六本專著,是當代美國學界的東亞文化史學權威學者,其著作引起美國學界重新思量:中國日本韓國的近代交流互動歷史應如何從頭說起及詮釋。
1590-1890三百年間,中國由明朝萬曆十八年間到清代光緒十六年,經歷明朝衰亡至清朝由盛轉衰的時期,朝鮮李氏皇朝一直受中國保護,適值日本豐臣秀吉攻打朝鮮,於1598年身亡,其後德川家康建立幕府,德川家康長期掌握日本管治實權至明治天皇年間(1868-1912)。日本在明治維新後,變身成為東北亞軍事霸主壓住中韓兩國。
這段歷史,關乎中日韓三國國運的大逆轉,想不到美國一位教授竟有深入研究,本港市民和歷史學者,想必有興趣到中央圖書館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