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老聽人說,公職人員對自己的要求,應該「比白紙更白」,一人說,人人說,變了一句口頭禪,好像不說不時髦。
這句譯自英文whiter than white的形容詞,用中文說出來其實別扭之極。
「比白紙更白」,那只能證明那張「白紙」不夠白,或者根本不算白,如果那張白紙本身够白了,也就沒有什麼「更白」。可以「更白」,是因為白紙不白,甚至發灰,這才給所謂的「更白」比較出來,如果是一張真正的白紙,何來「更白」?
這也如人的本性,本來清白,就沒有什麼「更清白」,只有本性不是那麼清白的人,才會跟清白有距離,結果被發現達不到清白的標準,做出不清不白的事情。所以中國人要求做人清白即可,就如徽州商人建的房子,青瓦白牆,寓意做生意做人,都要清清白白,這就夠了,不會說什麼「要比清白更清白」,那就是廢話了。
「比白紙更白」就是一句類似「比清白更清白」的廢話。這句話廢在囉囌,廢在不明事理,廢在沒有邏輯。一個人若做不到什麼「比白紙更白」,只是因為他根本就不是一張白紙。不是白紙還要比白,那是「白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