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選舉發展至今,一眾人士都隨中共編撰的劇本落力演出,建制派當然聽命中共;可悲的是民主派也跌進了陷阱,完全看不到在不知不覺被中共統戰,寧願放棄初衷,與建制派合演荒誕鬧劇。
眾所周知,中共運籌帷幄,1,194張選委票,要取得過半數是輕而易舉的。民主300+根本就不能左右大局,現階段沾沾自喜以為提名曾俊華及胡國興入閘,便能成功阻止林鄭月娥當選。到最後投票階段不又是由中共一錘定音,曾俊華若非中共那杯茶,林鄭必然當選,300+也徒呼奈何。
若中共屬意曾俊華,根本就不須300+操心,必然操控自如。中共絕頂聰明之處,便是看透了本港民主派的弱點,在這次特首選舉的戰場,一舉削弱本港反對派的力量。
本港民主派的弱點在哪兒?其一,政黨各自考量,各有隱藏議程。民主黨一直採取的溫和妥協取向,在這一次佔了上風,2010年進入中聯辦跟中共合作的機會又出現在這次選舉中,不同的是當年的妥協備受港人唾罵,今天的妥協居然受很多港人認同。
其二,市民在奮鬥經年爭取民主不獲寸進的情況下疲憊不堪,認同了「兩害取其輕」論,不再奮力爭取真普選。一個支持8.31決定、推動23條立法的lesser evil也被擁戴,但求「休養生息」,卻不知已尾大不掉,更重蹈民主黨當年進入中聯辦的覆轍,再一次妥協掉真普選。
林鄭在江派擁簇、689黨群絕地一擊的情況下,已取得足夠提名;曾俊華也必然是中共開了綠燈的人選,即使300+不給他提名,中共也必吩咐建制選委送他入閘。但中共看準了港人「皇帝不急太監急」的心態,成功迫使港人認同提早送提名票給the lesser evil,把他塑造成民主建制大團結下的特首。民主黨和教協的選委,當然善用這玄機,急不及待的配合劇情,率先提名曾俊華,樂於擔演造王角色,期待延後利益。
300+當中,意願良好的大有人在,但總是看不清這盤棋的贏家必是中共,中了伏而不自知。甚囂塵上的「長毛𠝹票論」無日無之的瘋傳,卻又反過來欲送疑似民主派的胡國興入閘,不又是𠝹掉曾俊華的票,讓林鄭更大機會當選?胡官次子胡雅倫是廣東茂名市政協委員;胞弟胡國賢的律師行主要處理與中國有關事務;胡國興妻鄧小婷的胞弟鄧國強也是資深執業律師,主理商業及中國事務,現時亦在胡國賢律師行任顧問律師。千絲萬縷的中港利益關係在其中,又怎會反共為港人謀福祉?今天信誓旦旦答允的政綱怎可輕信?
筆者完全明白港人不要梁振英2.0成為下任特首的恐慌心情,但不贊同一窩蜂去支持建制派參選人。其一,最後也必然是中共說了算,根本不須枉為任何參選人作嫁衣裳;其二,為了the lesser evil放棄the greater good,將使本港民主運動走上不歸路,妥協路線凌駕堅持初衷,民主陣營內投誠者跟奮力抗共者的再次分裂,都不利繼續爭取真普選,而中共成功統戰並分裂特區民主派,正在掩嘴竊笑。
韓連山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