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資頻頻來港搶地,被批推高本港地價和樓價。不過,發展局局長馬紹祥昨於其網誌上表示,政府不宜干預投地資金來源,稱過去政府賣出的過百幅住宅及商業土地中,亦只有12%與內地企業有關。
上周五龍光地產(3380)及合景泰富(1813)兩間內地發展商,斥近169億元投得鴨脷洲利南道住宅地,成香港賣地史上最貴紀錄。馬紹祥昨發表網誌指,香港屬開放型經濟體,來自不同地域的資金均可在香港購買土地,此乃正常商業活動,故政府不宜干預,而政府自2012年4月至今售出的137幅住宅、商業及工業用地中,只有17幅用地(即約12%),相信是由與內地企業有關公司或合資投得。
對於內資投地推高樓價的說法,馬紹祥稱地價和樓價兩者沒有必然關係,由售出住宅用地至樓宇落成出售,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期間市場情況不斷轉變,樓價受眾多因素影響,發展商要承受樓市升跌的風險。
他續指,發展局會繼續聯同相關部門多管齊下增加土地供應,滿足香港社會和市民在房屋、經濟和民生方面的需要,同時建立土地儲備,扭轉過去長期土地供求失衡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