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服文化,源於日本動漫迷反串Cosplay,而現在男扮女裝的易服者,一般被籠統稱作「偽娘」。來自日本東京的Shuka和Mayo,分別於三年前及五年前開始易服,每個月也會找一至兩個周末全副女裝,雙雙出動,到新宿二丁目的酒吧盡情「夜蒲」。
二人穿著女裝走在街上,沒有半點閃避目光的腼腆彆扭,有的就是自信,把行人道當成走台步的伸展橋,遇到前來攀談的路人還爽朗地回應。「戴上假髮就像打開電源開關,突然感覺到變化,很舒服、很開心!」Mayo雀躍地說。
記者:湛婉淇 攝影:黃文邦 剪接:魏利民
易服不等於變性、同性戀
勿誤以為男穿女裝必然打算變性,其實不少偽娘也喜歡自己的男兒身。Mayo解釋:「男裝是一個自己,女裝則是另一個,兩者都是真實而又獨立存在,我很享受能切換這兩個自己。」
易服亦不等於是同性戀,據專門幫男性變裝的化妝師指,她的七成客人也是異性戀者,Shuka便是其中一份子。「我沒有女朋友,但有老婆了。」Shuka坦白承認已婚,還有一個就讀小學的兒子,而易服只是想釋放少女心一面,「我心底裡一直很憧憬女生裝扮,不是想人讚我可愛,而是小時候已經有打扮成女生的欲望。」而對女性裝扮素有要求的Shuka,十分講究身上每個細節,「從手指到髮型也要注意,例如鞋還是男生的話,我仍然會很失望。」
平日是鐵路公司上班的普通白領,Shuka要極力隱藏偽娘身份,「朋友和同事都不知道,是秘密。」但出奇地,他卻選擇對太太坦白,而太太雖然接受丈夫的易服嗜好,卻始終介意被熟人知道。「老婆希望在她不知道的地方變裝,不要在家附近,遠一點就沒問題。」
性小眾的第二個家
「難得打扮成女生,當然想走出街,在人前出現。」Shuka答應太太要避開熟人,但終究盼望能把少女裝扮呈現人前,所以每當她和好友Mayo想放下包袱、放膽做自己,便會去新宿二丁目的Masquerade Cafe。
Masquerade Cafe是一間易服酒吧,近四成都是易服客人,男店員也會穿著女裝。「對性別認同有煩惱的客人、想訴說戀愛煩惱的客人、專門來了解女裝的客人也有,各種各樣的人都會來。」店員松井理子小姐說。她還指Shuka和Mayo已經是比較幸運的易服客人,更多的客人是承受沉重壓力,甚至遭遇歧視、被說成是「性變態」,只有在這裡才能無憂無慮地體會穿女裝的快樂。
新宿二丁目至四丁目一帶,近年還有些特色易服酒吧,備有不同女裝服飾衣物讓客人自由配搭,即使穿著西裝前來,也可即場變身。這些場地雖然是性小眾主場,但無分性取向;上班族閒來聊天,無任歡迎,就像一個社區中心,但絕對不是自娛自樂。
反觀香港,同志和變裝酒吧已經相繼倒閉,性小眾聚腳空間沒落,哪裡才有他們容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