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不少香港人一樣,認識港產攝影師夏永康,是由王家衞的電影開始。由《花樣年華》、《春光乍洩》到《2046》,這位大導御用攝影師,鏡頭下的名人靚人大品牌不勝枚舉,但這一次,卻是他藝術路上的回歸。「不需考慮商業因素、時尚品牌,重新創造一樣嘢出嚟」。一個接一個年輕人自殺、追逐朋輩同溫層互相取暖,找來日籍造型師合作,透過漫畫風格及鮮艷的色彩,他說希望藉鏡頭與光影,透視當下,回歸創作。
記者 呂麗嬋
夏永康不違言,這輯帶點超現實的作品,是4年前的舊作,擱下了從未發表,因緣際會,認識了慈善基金的負責人,催生了這個攝影展,所謂「甜蜜悲傷」的主題,也是作品完成後的構思。在「商業」和「藝術」之間徘徊,這輯聲稱回歸藝術的系列作品,探索資訊爆炸下空虛的心靈,以黑暗及混沌的城市為背景,照片下是一張張毫無生氣的面孔,和擠壓城市成強烈對比。
「嗰時,行業亦喺轉變之中,以前嘅模特兒,變咗o靚模,無咩製作,好多嘢變得簡單化」。新舊時代的交替,是好也可以是壞,他謂心情複雜:「舊嘅無咗,會覺得傷心,新嘅上來,亦係一種進步」。變遷的時代既美麗又傷懷,他說希望藉創作,紀錄當下的心情。「十幾年嚟,影咗好多商業嘢,想拍一輯作品,唔駛考慮商業因素、唔係時尚品牌,重新創造一樣嘢」。
將腦內抽象的影像,畫成一幅幅的storyboard,斷斷續續,他花了半年。「期間都有接job,一有時間就畫」。4年前跳樓新聞不絕,他說腦海即時浮現了兩個年輕人危坐舊樓天台的畫面,眼前是遙不可及的高樓。「都係片段式嘅嘢,無咩連貫」。內心零碎的感覺,以最認真的排場正視,漫遊全港,尋訪適合的拍攝場地,又安排試鏡。「影咗40日,搵咗200人試鏡,選咗當中40人」。拍攝微電影的陣容,日籍造型師由日本飛來港參與拍攝, cosplay式的手造衫,漫畫化的造型,少了國際品牌的光環、不再是貼大導標籤的藍與綠,仍然時尚。
現年53歲的夏永康,遊走於攝影、電影及音樂等不同領域,除了成名劇照,近年多與時尚刊物及國際品牌合作,所拍攝的時裝照,以充滿電影感著稱。港安醫院慈善基金理事會主席蘇瑋愉表示,慈善攝影展將於下月14至17日舉行,除15日起免費開放給市民觀賞,酒會門票則將撥捐港安醫院慈善基金轄下的癌病基金,為經濟有困難的香港癌症病人提供檢測、診斷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