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騎師的騎姿大約分為三大類,有歐洲式、澳洲式及美式的騎法,各式分別都有自己的長處。
而上屆冠軍騎師莫雷拉就是採用美式,雷神接受訪問關於他的騎姿則說:「我在巴西學騎馬時,導師教我在馬背上要保持穩定。推騎時,手臂要用力之餘,但身體要盡量穩定,這樣才可保持平衡。」,而雷神採用這種俯伏的騎姿,特點是可減少風阻,即使手臂不斷推騎,身體亦要保持穩定及平衝,可令馬匹走勢更順暢。
而來自歐洲的騎師多數採用歐式騎姿,特點為着重推騎節奏及下盤功夫,多數會放長韁繩而且再會用腰及腳推騎迫起馬匹。而愛爾蘭籍的騎師郭能正是最佳例子。
郭能說:「我採用的是傳統歐式騎姿,重心會放後一點,而韁繩亦會放得較長,所以騎師一般要蹲得更深,才可在馬背上保持平衡。」
最後就是澳式騎法,重點為重心較前,並配以短韁繩於末段使出俗稱「車輪鞭」的方法,以鞭打座騎加速。有炒飯哥之稱的羅理雅則這種騎法的表表者,而羅理雅表示策騎馬匹時會蹲得低點,可讓馬匹保持平衡,並有時落鞭會較重,但會視乎馬匹對催策反應而定。
當然每位騎師都會求進步,忚們最後都會按自身經驗及習慣,去改良自己的騎法。不過這三位騎師都講出一個重點就是平衡,因為騎馬時一旦失去平衝,馬匹不但會跑得東歪西倒之餘,嚴重的話仲可能會造成墮馬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