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外敵侵入人體,白血球負責抵抗。
血液裏的白血球有多種,各司其職。在實驗室裏把血液用顏料染色之後,白血球在顯微鏡下呈不同的形態。數量最多的是「嗜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s)。當細菌入侵人體,它們會聚集在細菌感染的地方,和惡菌激烈廝殺,壯烈犧牲之後,白血球的屍體化成膿液。淋巴細胞(lymphocytes)細胞核較大,專司抵抗病毒及免疫的功能。「嗜酸性粒細胞」(eosinophils)染色後呈紅色,主要工作是抗禦寄生蟲病。藍色的「嗜鹼性粒細胞」(basophils)個子最大,數量最少,負責炎症反應和免疫功能,是敏感反應硂哮喘和濕疹的罪魁禍首。
以上只是最概括硂最簡單的說法。在現實生活中,各種細胞靠分泌不同的「細胞因子」(cytokines)互通訊息,淋巴細胞製造抗體和刺激細胞吞噬能力為屏障,骨髓製造更多白血球為後盾;我們的身體扺抗外侮的方案,遠比海陸空三軍聯合演習的規劃來得更詳盡和協調!
白血球的數量和種類,是常規驗血必有的項目。白血球數量增加,是身體受到感染最好的指標。細菌的感染,例如闌尾炎或膽囊炎,會引起「嗜中性粒細胞」數量增多,在急性腹痛的診斷中極具參考價值。病毒感染或會引起淋巴細胞數量增加。若果紅色的「嗜酸性粒細胞」增加了,就得考慮是否有寄生蟲了。
嚴重的細菌感染,可以殺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惡菌鋪天蓋地殺來,侵入血液,引起血中毒的時候,血裏的白血球傷亡殆盡,骨髓內的造血細胞一時未能提供足夠的補充,血內白血球的數量或會降低。因此,白血球低於正常也可能是感染的徵兆。此時,病情極其凶險,能從鬼門關搶回來算是萬幸!
鍾尚志教授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