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電影結尾一幕,英雄隻身深入虎穴,與壞人展開終極對決,嘭!英雄中槍倒下了! 是暗處埋伏的狙擊手,子彈更打中英雄左胸心臟位置,觀眾(及壞人)以為他實死無生之際,英雄突然來個絕地反擊,一槍一個將壞人擊斃──是否很𥧌迴路轉、引人入勝呢?這時,編劇便會解畫,英雄死不了,原來他天賦異稟,心臟是長在胸腔右邊,故左胸中槍也能生存。
從六、七十年代西部牛仔及占士邦電影,八、九十年代港產英雄片及賭片(不過後者是用紙牌代替子彈射擊心臟),到近期的連續兩小時台慶劇結局篇,「左胸中槍唔死得,查實心臟喺右邊」堪稱歷代用得最濫和最屎橋的movie twist,雖然編劇對此仍樂此不疲。
撇開電影橋段,右心症(Dextrocardia)在醫學上究竟是甚麼一回事?小兒右心症通常由於胸膛血管或心臟發育不全,屬嚴重結構性心臟缺憾,需要接受專科及手術治療。成人右心症大部份由肺病造成,例如右邊肺結核纖維化、肺腫瘤及肺葉切除後,心臟便會從左胸被扯到右胸,或左胸腔出現大範圍病變,將心臟擠壓到右邊。亦有種叫Kartagener Syndrome的罕見基因病,患者除了心臟及其他器官左右位置對調,還會有黏膜纖毛病變,併發鼻竇炎、支氣管擴張等後遺症。
以上的右心人均屬長期病患者,不適宜與壞人作戰。至於和疾病無關的偶發性右心症,在正常人口的罹患率只有少於萬分之一,與劇集中頻頻的出現率形成巨大誤差。
那麼,假設英雄是右心人但健康良好,倘若左胸中槍,他是否就能安然無恙? 人類胸腔還有大量要害,包括主動脈、肺動脈、肺葉等,即使子彈避過心臟,亦會傷及以上組織,引發氣胸、胸腔出血、甚至氣胸兼胸腔出血,雖不至於即時斃命,當事人卻會慢慢地、痛苦地死去──下次開戲,編劇若不想如實報道,請索性給英雄穿避彈衣兼戴頭盔好了。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