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藩市政府經常宣揚「道路零死亡願景」(Vision Zero),但能否於2024年達成目標就備受質疑。像唐人街一個每日有眾多街坊和旅客行經的「奪命路口」,連居民向大都會運輸局(SFMTA)爭取加設一個由幾盞燈號組成的安全「全向十字路口」,都疑一直被當局以阻礙車流速度為由拖延,要擾攘兩年多才能成事。今這個全向十字路口正式啟用,爭取成事的市民代表盼能減少車禍死傷。
駐三藩市記者:唐芷瑩
在不少亞洲地區,交通燈號中的「行人公仔」是代表途人可以在車停的情況下橫過馬路,但在美國這個概念未必適用,因為美國大部份路口可以紅燈右轉,即使「行人公仔」亮綠燈也不例外,本來已頗危險。在繁忙時間,馬路口出現人車爭路的情況更嚴重,經常險象環生。
三藩市卡尼街(Kearny Street)和克萊街(Clay Street)交界的這個十字大路口,是連接唐人街和金融區的主要道路,加上附近一帶旅遊景點亦眾多,幾乎是居民和遊客的必經之路。2015年中,一名77歲華婦在「行人公仔」亮起,沿斑馬線過馬路時,不幸於被一名心急轉彎的華裔私家車司機撞死。肇事司機黃添百(音譯,Tim Pak Wong)事後更逃逸不顧而去。
事發後,代表該區的市議員佩斯金(Aaron Peskin)和居民,要求當局將這個奪命路口改成「全向十字路口」(scramble intersection),杜絕這種人車爭路的情況再出現,所謂全向十字路口,是指十字路口的所有方向行車均停車,讓行人可以從各方向(直行或對角線穿越)過馬路。
不過這個路口直至本周三才宣告「落成」。其實這個「全向十字路口」設定,只需MTA在十字路口每邊的三色紅綠燈下,加設多一盞「綠箭嘴燈號」,即日起這個路口的車輛,不准在「行人公仔」亮起時轉彎,保障行人安全。爭取這個改善措施的華協中心(CCDC)表示,這個是唐人街第六個改成「全向」的危險路口,其實已經爭取多年,而最新兩個「全向十字路口」路口未等到落成,兩址就發生了奪命交通意外,之後當局才加緊跟進。
近年因為唐人街仍保留這些危險路口,有至少兩條人命斷送。有中心職員對《蘋果》透露,政府當局面對社區要求在市中心設置「全向十字路口」的請求時,經常採取「拖字訣」,表示要涉及工程計算及資金等,背後原因或是擔憂此舉會減慢市內整體車流速度,慨嘆:「要車停頓等多30秒,就能挽救多條生命!」
大都會運輸局交通永續發展總監馬奎爾(Tom Maguire)承認,這項「縱橫行」改善工程不算昂貴(inexpensive),由於涉及機件計算等,所以需時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