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報章透露,至前晚為止,曾俊華獲提名票已接近150入閘門檻,在反民主的記名初選中跑出來了。下周開始進入選戰的關鍵階段。中聯辦操控的兩份左報,以〈鬍鬚「跪」反對派求票〉等文章開始加強了對鬍鬚曾的抹黑,要在親建制選委中塑造鬍鬚曾親「反對派」形象。這是在敵情觀念指導下,「以友作敵」擴大打擊面的反統戰手法。
林鄭會以遠超過提名所需的票數入閘。提名票多,並不反映選委的真實意向,而只反映選委對中共的恐懼程度。據「政圈中人」透露,早前政協51張選委全數綑綁提名林鄭,他們的提名表格原來一早已有人代為填妥,若有關政協拒絕簽名,將被提醒他們政協的位置是誰給的,直至他們簽名作實為止。因此,威逼利誘下的提名票,未必可以轉換成正式投票時的必然選票。肯定會有不甘為奴的選委倒戈,問題是倒戈的數目有多少,會不會使選情出現逆轉勝的變化。
對於中共來說,支持林鄭的原因,如張德江所講,就是林鄭「愛國愛港立場清晰」,所謂愛國愛港立場,其實就是擁護中共對港政策措施的立場。專權政治最為關注和着緊的,就是權力的操控。因此,對港人「命運自主」意識是否強硬壓制,支持「中共特色」政改的態度是否堅決,就是「愛國愛港立場」的主要考驗。林鄭很明顯在政改中,全力堅持「一國」不惜犧牲「兩制」,可謂「立場清晰」。鬍鬚曾不僅因為他不在推動政改之位置,而且他也不太「幫手」;在港中足球賽等事情上,他站在香港一方。在過去言行中,他維護香港原有的程序正義,而看不到他有大力推動向「一國一制」傾斜。
不過,絕對找不到鬍鬚過去有一點「反中」、「反一國」的任何言行,他可能更忠於「兩制」,也就是更傾向落實「一國兩制」並防止淪於「一國一制」。如果實行一國兩制的香港,確實有利於中國的話,他也許是真正的愛國愛港者而不是愛權勢者。
若鬍鬚做了特首,不可能會「反中」。他與林鄭的區別,是他對不同政見者或反對派的身段柔軟,一些醜聞纏身或面目可憎的高官和行會成員會被排除,在立法會他遇到的對抗會較少,政府的施政因為沒有「塔西陀陷阱」而較為順暢,社會的撕裂對立得到緩和。而倘若林鄭當了特首,一些市民厭惡的面孔,如袁國強、陳茂波、吳克儉等絕對有機會續任,立法會和社會的撕裂與抗爭將更趨激烈。對於建制派議員來說,誰任特首會使他們繼續在立法會撐政府不那麼吃力?不會受輿論指摘和損害他們在市民中的認受性?對於商界來說,誰任特首會使社會較和諧,並有一個較好的營商環境?這些考慮將影響部份親建制選委在3月26日的投票取向。
選戰的關鍵階段就要開始了。跟一些選委講良知也許陳義過高,就講香港的未來同他們利益的關係吧,選出哪一個特首對香港未來和他們的處境較有利?不難判斷吧?
李怡
周一至周五刊出
http://www.facebook.com/mrleey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