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官員為甚麼藥石亂投(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港澳官員為甚麼藥石亂投
(資深傳媒人 潘小濤) - 潘小濤

這幾天,北京「關心」香港特首選舉的消息排山倒海,且一面倒挺林鄭打曾俊華:
《香港01》報道,王光亞在深圳約晤湯家驊,表明中央最不支持曾俊華參選,指曾去年3月接受中央高層「面試」時未能解答如何有效捍衞一國兩制,中央也接獲過曾的負面傳聞。
多份報章指張曉明在中聯辦茶話會上,重申中央肯定林太能力及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立場堅定、有擔當,不點名批評曾俊華一方面說要「休養生息」,但同時推動《基本法》23條立法及重啟政改,互相矛盾。
《信報》報道,董建華在團結香港基金會議上表明,若曾俊華當選,中央不會任命,為免出現尷尬局面,才邀請林鄭參選。
《蘋果日報》指,有商界選委被中聯辦官員四次「深度照肺」,另有報章指中聯辦更替政協選委填妥提名林鄭的表格,只欠當事人簽名。
如屬實,港澳系統官員已是直接插手香港特首選舉,這還有甚麼公平公正可言?不過,從中可見港澳系統的焦慮,畢竟距離提名期結束尚有個多星期,距離投票日更有個多月,他們應有足夠時間去穩定林鄭選情。上屆特首選舉,直到投票前一星期,政治局委員劉延東才銜命南下深圳,向建制派選委「轉達」中央心意。可是,如今港澳系統官員這麼早就急如熱鍋上的螞蟻,不惜違背《基本法》第22條(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冒着被指破壞一國兩制風險,也要行此險着。為甚麼?
第一,林鄭形勢嚴峻。表面上,林鄭聲勢浩大,四、五百張提名票似十拿九穩。實際上林鄭既沒人脈也沒核心團隊,整個競選班子極鬆散,其選舉工程更是亂成一團,若非得到中聯辦傾力支持,這樣的表現怎可能得到選委認同和支持?很多人都認定,絕大部份建制派選委在提名階段會順從中聯辦,但投票時就難說了,因為在高壓之下,李嘉誠仍拒絕提名林鄭,曾俊華仍可獲幾十張建制派選委提名,到不記名投票時,林鄭得票怎可能樂觀呢?

林鄭選舉形勢不妙

中聯辦很可能因知道林鄭選舉形勢不妙,才以此瘋狂方式干預特首選舉。董建華及港澳系統官員企圖藉着嚇怕建制派選委,要他們別寄望於曾俊華,否則到頭來只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第二,筆者懷疑中央支持林鄭是有條件的。迄今,北京都沒明言只支持林鄭的決定是習近平拍板,當中必有內情。難道當初港澳系統推銷林鄭作為CY2.0時,許下某些先決條件?例如不能說這是習的意思;提名期內,林鄭要在各方面都力壓對手,成為令人信服的人選(否則為何以林鄭取代梁振英)。而在王光亞提出的特首四項條件「愛國愛港、有管治能力、中央信任、港人擁護」中,只有「港人擁護」可較客觀地以民望去衡量,而經過整整一個月努力,林鄭出動了兒子,連極低調的林生也寫下信書,但她民望仍未見起色,叫港澳系統官員如何能不焦急呢?
或許,正是這種迫切性,令港澳系統官員藥石亂投,頻出亂招昏招,以為這樣就可幫到林鄭,替她挽回民望。誰不知,你越干預港人逆反心理越強,越不會買林鄭賬,甚至鄙視她,最後適得其反,反倒害了林鄭也害了自己!

潘小濤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