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中,提出成立稅務政策組,研究改革香港稅制,而特首參選人曾俊華及林鄭月娥在政綱中,亦同時提出要推行累進式利得稅,不過陳在預算案中花很大篇幅談及的「穩中求進」理財原則,就與林鄭提的新理財哲學,又或胡國興倡議將公帑可用於社福有分別。
稱無參考特首參選人政綱
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談到理財原則,一邊表示認同《基本法》107條要求政府收支平衡,不應成為每年政府開支的緊箍咒,但是又指不能因為某一個財政年度的非經常收入較高,而輕言大幅增加政府經常性支出。
陳又指出,政府未來在扶貧、助弱、安老等開支不斷增加,政府要研究擴闊稅基和增加收入。至於有特首參選人建議推兩級制利得稅,陳稱不評論個別參選人的稅務建議。
林鄭月娥至今只推出了教育、稅務及置業三部份政綱,但林鄭倡議的新理財哲學,就與陳茂波「穩中求進」理財原則不同,而胡國興也支持用財政儲備改善社福措施,包括推行全民退保及用在保障基層福利。
不過,部份特首選舉參選人在某些政策上,則與陳茂波看法有相似之處,特別是在教育方面投資,如陳茂波在預算案中提出,資助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以及注資持續進修基金;林鄭月娥提出資助自資院校大學學位課程,預算案亦有提到資助學生修讀指定的自資學士學位課程,另外提出注資持續進修基金15億,曾俊華亦有相同建議,只是沒有提及金額。
政府消息指出,財政預算案提出改革稅制的建議並非參考特首參選人的政綱,強調是經過長時間的醞釀,在參選人未有政綱時已經作研究,認為這反映不單政府看到問題所在,而是社會上普遍亦有類似看法。
立法會議員對於陳茂波提出的理財原則各有看法,如保險界陳健波認為陳茂波提出的理財原則是亮點,認為下屆不論誰當財政司長,都應該依循此方向;公民黨楊岳橋則指看不到陳茂波有做財政司的魄力及目光,認為下屆任何有志做財政司者,都不要被上屆設下的框架限制。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