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不同的經痛症狀可反映身體狀況。註冊中醫師何慧潔表示,經痛分為三大證型,包括氣血虛弱型、氣滯血瘀型及寒凝血瘀型。經痛除了與體質有關,也可能是婦科疾病警號,例如內膜異位、腺肌瘤及慢性盆腔炎等,若經痛厲害,會建議病人進行超聲波檢查,找出經痛元凶。
一般經痛分三證型
何指,任何年紀的女士都可以出現經痛問題,臨床上以未生育女性求診較多。曾有女病人每次來經,都痛得死去活來,並同時有頭痛、嘔吐等症狀,要召救護車入院打止痛針。中藥治療一段時間後,疼痛才有紓緩。
經痛三大證型中,如來經前出現痛楚、乳房脹痛、月經顏色暗紫有血塊,多數屬氣滯血瘀型,與肝鬱有關,中藥治療會針對疏肝理氣,行氣止痛。血塊多兼經血呈深紅色,甚至黑色多,以及舌暗,則反映病人瘀阻。痛經時怕凍,敷熱水袋後經痛減輕,此情況屬於寒凝、寒邪比較嚴重的痛經。患者同時會有怕凍、面色蒼白及舌淡紫黯等症狀,治療會針對溫宮驅寒。至於氣血虛弱型,患者來經期間及經後都會有小腹疼痛,按壓腹部會感到紓緩,月經量明顯較少,色淡質地稀,中藥治療以補益氣血為主。
■記者梁麗兒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