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改用途 租值升最多

工廈改用途 租值升最多

【本報訊】本港經濟開始放緩,差估署昨公佈最新的非住宅單位重估差餉租值,結果顯示,以工業樓宇租值升幅最勁,達4.4%;舖位及商業單位的租值升幅則收窄,只有0.5%。地產業界人士指出,政府數據滯後,以銅鑼灣為例,名店天價搶舖風光不再,加上零售市道下滑,近月銅鑼灣部份地舖租金減幅已達20至50%。
差估署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工業樓宇、舖位及商業單位,重估差餉租值結果顯示,工業樓宇租值升幅最勁,達4.4%。消息透露,工廈升幅顯著,主要是不少工廈都已經改變用途,改為商業如物流、小型倉等,市場有需求,租值就拾級而上。

商舖寫字樓升幅收窄

舖位及商業單位的租值升幅收窄,僅微升0.5%。銅鑼灣多條街道,如羅素街曾被譽為全球最貴地段,名店林立,珠寶、錶行等紛紛以超高價搶租。有地產業界人士表示,近月銅鑼灣羅素街多個一線舖位租金下跌,主要因零售市道下滑,遊客減少,「唔少業主同租客續租嗰陣都主動提減租」,減幅由20至50%不等。
此外,全港寫字樓租值平均升幅只有1.1%,消息指中環甲級寫字樓,如國際金融中心一期租值不變,但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微升3%,每平方呎租金逼近160元。長江中心租值反而逆市下跌約5%。
港府近年銳意發展九龍東,盼成為新一代核心商業區。但差估署最新數字顯示,九龍東甲級寫字樓重估差餉租值,部份維持不變。消息指出,現時九龍東甲級寫字樓的每平方呎租金約37至40元。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