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臟腑嬌嫩,血氣未盛。病理方面,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小兒脾常不足,運化不健,易患脾胃疾病,因肺氣嬌嫩,衞外不密,易為外邪侵襲,肝常有餘,心神怯弱,在熱病過程又易見驚風抽搐,發病快,變化多,寒熱夾雜,虛實錯綜,病情容易發生變化。
小兒在生理方面臟腑嫩,形氣未充,機體的物質和功能均未發生完善,稱之為「稚陰稚陽」。這一生理特點決定了他們體質嫩弱,禦邪能力不強,不僅容易被外感,內症病毒性病因,而且一旦發病之後,病情變化多而又迅速。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脾常不足,包括脾胃之體成而未全、脾胃之用全而未壯,乳食的受納、腐熟、傳導,與水穀精微的吸收、轉輸功能均顯得和小兒的迅速生長發育所需不相適應。加之小兒飲食不知自調,家長餵養常有不當,就形成了易患脾系疾病的內因、外因。飲食失節、餵養不當、食物不潔,病從口人,犯於脾胃,則發生嘔吐、泄瀉、腹痛、食積、厭食、疳證等脾系疾病。
當小兒出現以上脾系疾病時除內服藥外,亦可通過簡單的小兒推拿手法提升孩子的體質。揑脊療法是一種中醫治病的方法,用雙手拇指的指腹和食指中節靠拇指的側面,在小兒背部皮膚表面循序揑拿捻動。揑脊療法是通過刺激背部的督脈和足太陽經,達到調整陰陽;通理經絡,調和氣血,恢復臟腑功能的目的。
注意事項:
1)室內溫度要注意暖和,要注意手部溫度會否太涼、指甲是否平滑
2)揑脊時手法要輕柔,不要扭轉皮膚
3)揑脊療法適於半歲以上到7歲左右的寶寶
4)有任何疑問應先向註冊中醫師查詢
撰文:香港防癆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 (香港仔)陳俞霏醫師
隔周四刊出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