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未來數年將是大型基建工程興建高峯期,政府消息人士指,2017/18年度基本工程預算開支達868億元,並會在未來4年以雙位數百分比攀升,至2021/22年達到1,250億元高峯。消息人士又指因基建工程大幅加碼,政府預測2020/21年度起會由盈轉虧,最少連續兩個年度出現80億元以上赤字。立法會議員姚松炎認為,政府未來賣地收入只能補貼大白象工程,難以用作改善民生。
政府監管不力阻撥款
預算案披露,2017/18年度政府預算基本工程儲備基金收入為1,010億元,較上年度跌14.3%,預期收入會繼續下跌;同年儲備基金開支為917億元微升近1%,並會在下個年度再升13.6%至1,042億,突破千億大關。政府消息人士指若單計基建相關開支,2017/18年度開支為868億元,較上年度微升8億;但隨後會不斷攀升,至2021/22年達到1,250億元高峯。
消息人士又稱今年度將有多項大型基建需財委會審批撥款,包括東涌新市鎮擴展計劃的填海與前期工程,以及中九龍幹線工程。前者造價205.7億,料今年第四季展開工程;後者預算造價調整為423.6億,較上年預算437億少,運房發言人表示會按程序申請撥款,期望今年第三季開展工程。公共專業聯盟政策召集人黎廣德指,政府屢被揭監管基建不力,相信要爭取上述工程撥款會有大阻力。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