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經常撥款增20億

醫管局經常撥款增20億

【本報訊】政府在上個財政年度扣減醫管局1,200萬元經常撥款,惹來不少批評。財政預算案公佈,將在2017/18年度給予醫管局544億經常撥款,較上年度多20億。

7,300萬提升精神科服務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增加款項有3.7%用於提升精神健康服務,包括聘請90多名精神科醫護等,期望縮短精神科門診輪候時間。現時公院精神科門診新症輪候時間,最短是九龍中聯網的38星期,最長是新界東聯網的159星期。
消息人士指,醫管局獲增撥的20億元,有7,300萬元是增聘精神科人手,包括40多名醫生、護士及職業治療師;50多名文職或支援人員,涵蓋精神科門診、病房、外展服務。食物及衞生局發言人表示,醫管局2016/17年度的精神健康服務預算額為45.4億元。
消息人士又指,其餘的增撥款項,將用作豁免75歲或以上領取長生津人士的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推行初生嬰兒代謝病篩查計劃及中西醫協作計劃等;當中亦有2億需用作抵銷上財政年度扣減的撥款,以及部份已到期的一次過開支,換言之,醫管局得到的撥款淨增長為18億。
另外,因應醫療券受惠年齡由70歲下調至65歲、加強醫委會行政工作等,衞生署將獲撥10.7億執行。醫學界立法會議員陳沛然指,雖然公營醫療撥款終有增加,但認為政府未有為長遠的醫療改革提出方向。
■記者于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