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出雙糧 130萬人受惠

綜援出雙糧 130萬人受惠

【本報訊】庫房滿瀉,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再提出一次性措施,但刻意不用「紓困」二字,改稱「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綜援、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及傷殘津貼受助人獲發多一個月津貼,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及鼓勵就業交通津貼受助人也首次獲發「雙糧」,涵蓋全港約130萬人及3.5萬個家庭,涉及開支共約36億元,佔巨額928億元盈餘3.88%,N無人士仍分享不到1毫。

基層人士昨觀看財政預算案直播。易仰民攝

N無人士感失望

「基本上錢係月月清」,59歲陳女士因傷未能工作,與女兒和孫女蝸居劏房,沒領綜援,每月只靠女兒約1萬元收入,屋租及醫藥費已用去三分二。她批評預算案沒任何措施關顧N無人士,感到很失望。新財政年度社福經常開支為733億元,較去年度修訂算預增加95億元,佔政府整體經常開支19.8%。
近半新增開支因應施政報告提出的兩項扶貧措施——放寬長生津資產上限及新增高額援助;政府消息人士稱前者在預算案獲立會通過後實施,後者料明年上半年推行,涵蓋約58萬人,額外開支約46.9億元,屆時合資格受助人也可獲發雙糧。如一名長者現領1,325元生果金,下個財政年度獲發雙糧後,當放寬長生津資產上,他又合資格改領,可獲補發雙糧的差額即1,240元。社區組織協會批評預算案只推一次性現金紓困措施,經常性非現金支援服務卻嚴重不足,N無人士更被忽視,令人失望。
■記者王家文